To be or not to be?  淺談參賽WBC的抉擇與角力

image

2017 年三月將開打的第四屆世界棒球經典賽,中職成員將獨缺 Lamigo Monkeys,中職聯盟宣布退出組、訓、賽及後勤支援,但發表退賽決議後,是否接受借將又交由四球團自決,最後只有 Lamigo Monkeys 與聯盟同進退,確定缺席經典賽。

 

不參與經典賽,於檯面上、下來說,對 Lamigo 都是最好的決定。 

不參加經典賽的好處

 

於檯面上,Lamigo Monkeys 缺席經典賽,執行上是完全貫徹聯盟的最後決策,這點值得肯定,畢竟聯盟是由四隊組成,聯盟重大決議四隊卻能自由決定是否響應?無論如何都是件奇怪的事。桃猿此次支持聯盟,對於未來在聯盟的無形話語權,會有一定程度提升。

 

於檯面下,缺席經典賽,對桃猿備戰明年球季的規劃,也是最好的韜光養晦。企圖挑戰三連霸夢碎的桃猿,雖然從衛冕軍變成被屏除於季後賽大門外的球隊,但未完成的雄圖霸業中,其架構崩毀狀況尚未到真正需重建的時刻。

 

國外職業運動的強權,遭逢沒進季後賽的挫敗,制服組會視狀況讓球隊進入戰力重整期,透過 FA、交易、選秀等球員市場運作,搭配持續進行的農場養成,力求數年後霸業再興,如波士頓紅襪在 2004、2007、2013 年的奪冠,就是很好的範例,國外聯盟球隊較多,奪冠難度相對高,能花上四到五年的時間重建球隊體質問鼎金盃,已是極成功的操作。

 

中華職棒僅四隊,奪冠難度遠較國外為低,球隊即使戰績墊底也不認為應進入重建期。沒進季後賽的球隊,只要主將有足夠休息、傷兵回歸、季中選秀的即戰力補強,外加找到夠水準的洋將,馬上又能重回爭冠行列。同時,區分上下半季的制度,更讓短期操作有機會取得成功。

 

桃猿在 2016 年雖然失去林智勝,但在王柏融、林泓育、陳俊秀、林智平、陽耀勳、朱育賢等人的打擊成績挹注下,重回爭霸道路的火力支援不成問題,只要給予主力球員無傷無痛、休息充足,明年找到好的洋投,桃猿依舊會是奪冠大熱門。其他三隊的主力打經典賽,自家主將群獲得休養,正中下懷。

 

 

 


參加經典賽的效益

 

打經典賽有沒有好處?當然有,那就是拉抬國內職業運動的熱度和票房。2013 年第三屆 WBC,正逢義大接手興農牛之際,當時台日的經典賽對決,讓棒球熱潮從國際賽再次延燒到職棒賽季,加上洋將曼尼的加乘效益,造就義大犀牛成軍四年來唯有的票房榮景,也讓職棒進場數有整體復甦的跡象。

 

但要論經典賽效益,必須先提提經典賽舉辦時間。世界棒球經典賽是大聯盟為了隨時可能被撤出奧運的棒球項目,故重新打造出的一個競爭水平最高、參賽各國最強、與會陣容最華麗、賽事規格最頂級的夢幻舞台,但賽事進行時間在三月,正值職棒春訓至銜接球季開季的期間。

 

和去年底進行的世界棒球十二強賽不同,十二強賽進行的時間是十至十一月,在每年職棒例行賽、冠軍賽結束後,選手還沒有真正進入冬眠期和自主訓練、身心尚在未卸甲的狀態下比賽,這個時間參加國際賽,雖然選手累積疲勞度較季初為高,但實戰感卻沒有太大落差,較不容易因為高強度賽事引發受傷危機,而且國際賽結束直到隔年球季開打,選手仍有相對完整的休息、自主訓練和春訓進度。

 

三月初的經典賽有何不同?正因為在三月舉行,經過冬天的休息,選手農曆年後方才加快自主訓練步調,至春訓時正式啟動較高強度的賽事,以賽代訓。但國手在季前進行經典賽,等於需要縮短休息到球季前熱身備戰的時間,務求快速進入實戰狀態,來迎接世界最頂尖的短期爭霸戰,要設法打出好成績,受傷風險不可謂不小。

 

有另一派意見認為,選手可把經典賽當作季前熱身賽,對職棒賽季說不定反有助益。但熱身賽的目的畢竟仍是「熱身」,和短期盃賽爭霸時的身心狀態大不相同,入選經典賽的國手都是世界各國的名將,沒有入選者會抱持著養生心態輕鬆打,把一世英明毀於一旦。

 

三月初提前進入實戰,對不同選手當季的影響也不盡相同,有人會受傷、有人會在上半季手感火燙,下半季提前撞牆,低潮時間較以往更長,也會有國手因為調整節奏不對,影響大半個賽季的表現,對於選手真正的本業–職棒舞台,仍有不小的影響。況且參加經典賽的選手,自然是各球隊的頂尖戰力,一旦因經典賽影響球季表現,直接衝擊的就是各隊的戰績。

 

所以 Lamigo 不打,對於明年圖霸說不定反是好事。先說明一下,好處不在於「王柏融會被國外挖走」,按現行制度,中職選手要旅外沒那麼簡單,況且在國內拿高薪、寫紀錄,受重視度和待遇規格,都遠比去人生地不熟的美國,領 2A 薪資、忍受舟車勞頓的移地作戰要來得舒適。

 

不參加經典賽,好處在於明年球季桃猿將會是全中職休息最充分、最不受經典賽症候群影響的球隊,三隊將要面對傷勢養好、休息充分,且沒有提前累積疲勞的陳禹勳、林泓育、陳俊秀、郭嚴文和王柏融等主力戰將。

 

至於沒參加經典賽,沒有享受到拉抬熱度和票房的好處?桃猿隊本身票房基礎相當紮實,即使不參加經典賽也較不受影響。況且,檯面下的算盤也好打,中職其他三隊選手都有參賽,假設中華隊有好表現,仍可提升三隊的球迷基礎,對戰時職棒整體熱度依舊會提升。即使不參賽仍可受惠於經典賽效益、也能避掉打不好的謾罵批評、避開主將受傷或低潮風險,更支持了聯盟高層的決策,無疑是一舉三得的決定。

 

站在職業球團追求營運利益的考量,我支持桃猿貫徹不借將決策,來年以一個兵強馬壯的姿態,重回爭霸行列。

 

不過,台灣的運動,很難脫離各界有力人士運作,現在的狀況是,中華隊一旦湊不出職棒四隊皆參與的隊型,對於某些人或許有外人難以理解的壓力,於是乎這個跨年,將會陸續看到這些壓力被轉嫁到桃猿隊身上,無論是檯面上可見的媒體風向、檯面下不可見的府方邀約、柔性勸導和循循善誘……諸如此類動作將層出不窮。嗯!總之「善意規勸」會持續進行,「會等到最後一天」、「隨時歡迎桃猿改變心意」這些字眼,也將持續被報導到二月。

 

十一月下旬前曾有媒體報導,說桃園市長鄭文燦出面協調,盼望桃猿放行球員參賽,並說「桃猿配合經典賽現轉機」,但這仍是未獲球團證實的臆測。但在「柔性」勸說的過程中,有無影響企業利益,乃至需妥協參賽的狀況會發生?實在很難預料。而桃猿的選擇也很簡單,假設最後受迫妥協參賽,將功勞歸於球隊屬地首長的協調,也算為往後爭取在地資源再埋伏筆,借將出征也絕不白給,將會是不得已下的最好選擇。 

 

 

圖源授權:Twinkle 一瞬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