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的習題  富邦悍將與高國輝的新約

image

2016 中華職棒冠軍隊義大犀牛隊長、中職史無前例全壘打王三連霸的締造者、每年 30 轟、百安、百打點基本配備的高國輝,在去年底合約到期,接手球隊後的富邦悍將如何與這位當家主砲續約,成為季前的最大課題。

 

國輝的經紀約 2016 年底到期,轉簽寶悍運動經紀約,這將是寶悍經紀人陳德倫先生繼去年林智勝、今年王柏融後,又一次指標性議約。在超級二年生王柏融的身價水漲船高後,高國輝薪資也將備受矚目。過去陳德倫在中職指標球星談約成果有目共睹,照不成文慣例,經紀公司通常會依同等級球星客戶的年資,排出對應層級報價去力爭,才能對不同年資的客戶有所交代。

 

富邦悍將方面,由於初次接手職棒,敘薪當是陳俊池總監處理,過去聯盟管理階層資歷豐富的俊池哥,初次以球團資方立場出面談薪,或許會輔以義大留任的球團幹部作諮詢。此外,由於富邦悍將的高層在職棒經營尚屬新手上路,新約報價上呈審核的往返時間,或許會比其他三隊再長些。

 

我自己預估寶悍可能的開價是:單數年月薪 85 萬、複數年則為二年月薪 80 萬、三年月薪 75 萬。若合約年限在二年內,月薪 80 萬會是球員和經紀公司希望堅守的底線。

 

為什麼值得這個價格?可以從以下層面來談。

 

 

訓練專業   自我要求嚴格

 

高國輝是個貫徹美式體能和重量訓練的球員,在師範大學李恆儒博士的專業規劃下,國輝持之以恆地進行強而有力又具系統性的訓練菜單,而他個人的積極和自律程度已到魔鬼層級,那種全台灣沒多少運動員能完成的重訓內容,他卻能甘之如飴,親眼見證過他訓練過程的人,對他未來三年每季都能達到 30 轟完全沒有懷疑。

 

2014 年初,李恆儒博士應邀任義大犀牛運動防護顧問,高國輝脊椎術後復健就是他承接的首件案例。高國輝在李老師建議下鍛鍊出更結實的下盤,也因應體內支架保護創造全新的揮棒發力機制,高國輝的打擊彈道就是此時從 3 進化到 4 的, 持之以恆的科學化訓練和飲食調整,造就出全壘打王的輝煌。

 

2014 年高國輝只打半季就豪取全壘打王;2015 年打破中職單季全壘打紀錄,光芒萬丈的背後,眾人甚少留意高國輝的積極進取。每年球季結束,大部分球員還在休息時,高國輝 11 月起就提前啟動自主訓練,透過李老師的規畫進行特訓,因為體能狀況騙不了人,唯有紮實的訓練,才能累積新球季再創高峰的資本。

 

每年休季期間加強鍛鍊身體素質,讓高國輝得以持盈保泰,長保穩定績效,這是他邁向偉大的關鍵,也是能在 30 歲達成中職史上最快百轟、全壘打王三連霸的動力,常常自稱並非天才的他,棒球生涯就是「百鍊成鋼」的具體呈現。

 

高國輝曾跟我說,他的終極目標是退休前達成中職生涯 200 轟,並打到 40 歲引退,預估體能下滑年齡會出現在 34、35 歲左右,但他「棒球勤人」的外號名不虛傳,如果你看過他從事的重量訓練有多紮實、如果你知道協助他訓練的李恆儒博士的訓練防護專業資歷有多豐富、如果你知道高國輝的自我要求有多高,你就不會懷疑三連霸全壘打王以後他會開始走下坡,你甚至認為他還會更好。

 


除了打擊率   球員還有更多價值

 

會阻礙他衝上月薪 80 萬大關的,是今年首度跌破的三成打擊率,但那是眾家投手嚴防下追逐全壘打必然會發生的結果。
高國輝是個極端的飛球型打者,近三年打擊型態就是「全壘打型打者」。以遊戲《實況野球》解釋更好理解,2013 年他的打擊彈道介於 2-3 之間,強勁平射安打居多,那年他的二壘安打是 31 支,如果沒記錯應是全聯盟最多,當時是他返國加盟中職首年,還不以全壘打著稱,外野手沒有因應他把防守布陣退到牆邊,平射彈道加確實擊中球心,造成二壘安打量產,而全壘打 14 支帳面上看來不高,但別忘了在當時使用低彈性係數球的中職聯盟中,這數字依然高居亞軍。

 

2014 到 2015 年他脫胎換骨,打擊彈道和擊球仰角提升,全壘打飆漲到單季 39 轟;2016 年彈道更趨向 5,擊球仰角更高,但確實擊中球心的比例降低。2016 年我看了他所有的打席,發現打到球下緣的比例比往年高,外野手在他打擊時布陣幾乎都退到警戒區,球不是出牆就是進到外野手手套,打擊率自然不比往年,這就是「全世界都堤防你打全壘打,還要拿下全壘打王」必須付出的代價。
簡言之,2016 年高國輝的揮棒就是刻意追逐全壘打的打法,如果富邦悍將真的打算要把打擊率定做未來的 KPI,高國輝也絕對有能力達標,別忘了 2013 年球季的打擊率榜首是 0.357 ,高國輝是亞軍(打擊率:0.350),那年全壘打王僅 18 轟,高國輝同樣也是亞軍(14 支)。

 

所以,如果把打擊率作為給他的績效,他同樣可以做到打擊率、全壘打都雄踞聯盟前三的水平,完全不用懷疑他有這個能力,但問題是,中職一年能打 30 支全壘打的打者有幾人?對能創造全壘打狂潮的打者苛求打擊率有意義嗎?

 

除了很表面的用打率下滑批判,一個球員對球隊的重大貢獻,其實還有很多大家沒留意到的細節。

 

 

打擊率沒三成,不影響奪勝貢獻

 

球隊要贏球,直接需求就是分數進帳,高國輝 2016 年的 RC (Runs Created = 製造得分)數據是義大犀牛全隊第三,在全聯盟排名前十。聯盟榜單前十名球員為:王柏融/林泓育/蔣智賢/林哲瑄/林智勝/周思齊/林益全/潘武雄/高國輝。

 

要知道,近兩年義大犀牛是全聯盟整體攻擊能力最孱弱、打線斷層最明顯的球隊,他們和中信兄弟、Lamigo Monkeys 那種綿密打線層層相疊掩護、相互創造自家打者創造大量得分契機的狀況明顯不同,在這種情況下,他和林哲瑄、林益全創造得分的能力還能擠進聯盟前十,這說明他們對義大打線的貢獻程度最高,要贏球非他們不可。

 

 

球彈不彈,全壘打王都將屹立不搖

 

一般認為彈力球對長打好手助益最大,其實不盡然,林智勝和高國輝這樣的打者在還沒使用彈力球的球季就已經能達成單季 30 轟,對他們而言,過牆五公尺和過牆十公尺都只算一支全壘打,彈力球對於他們的數據加乘幫助不高。

 

球彈性係數提升,真正獲益最多的其實是原本出不了牆的長槍型打者,原本相差數公尺在牆邊被接殺的飛球得以出牆。同時,對 GO/FO (滾飛出局比)較高的「場內安打型打者」助益更大,因為球的彈力好,擊球強勁度優於過往,慣於打進場內的打者形成安打比例也大幅提升,打擊率自然提升,反倒是純粹的飛球打者,沒有加乘到彈力球對打擊率的影響,這也反映在高國輝的打擊型態和打擊率結果上。

 

換句話說,一旦聯盟換回彈性係數低的球,對全壘打型打者影響其實最小,眾多長槍和安打型打者的打擊數據勢必大幅下修,反而是林智勝、高國輝這一類打者將最不受影響。

 

 

觀賞價值和聚眾效益,全壘打仍是王道

擊出全壘打,一直都是棒球場上最富魔力的時刻, 貝比·魯斯(Babe Ruth)終結死球年代(dead ball era)的重棒,開啟攻擊棒球的新局;1997 年馬怪爾(Mark McGwire)和索沙(Sammy Sosa)的全壘打王大戰,一掃大聯盟罷工後票房收視的低靡;眾家巨砲紛紛用全壘打改變職業棒球的樣貌,讓相較於其他運動而言比賽節奏較緩慢的棒球,因為全壘打而有了振奮人心的魔力。

 

高國輝是一個道地的全壘打型打者,就像他的偶像王貞治先生曾說過的:「球迷進場是為了看我打全壘打的。」台灣的球迷期待高國輝打全壘打、富邦悍將也需要他打全壘打,中華職棒更渴望他打全壘打,如果他為了高打擊率而把球往地上打,那他就不是高國輝了。

 

打擊是世界上最難的運動技能,而有能力追求、量產全壘打的打者,更是職業棒球中的麒麟和鳳凰,每年 120 場比賽能穩定製造 30 支全壘打的火力輸出,這種打者要求他打擊率幹什麼? 

 

 

全壘打的魅力  足以改變時代

 

1900 -1920 年,是美國職棒著名的死球年代,當時用球彈性差、每顆球的品質更是參差不齊,投手用口水球的狀況更屢見不鮮,因此導致眾家打者一轟難求,直到貝比·魯斯以單季 29 轟打破大聯盟紀錄,並在 1920、1921 年不斷翻新單季全壘打紀錄新猷,才將職業棒球帶到另一個境界。

 

魯斯的全壘打秀,扭轉極端投手戰的枯燥乏味、更轟散了黑襪事件後壟罩於美國職棒上空的烏雲,魯斯成為近代攻擊棒球的奠基者。他 1927 年締造的單季 60 轟、生涯 714 支全壘打,成為讓後世強打群如:曼托(Mickey Mantle)、馬里斯(Roger Maris)、阿倫(Hank Aaron)、馬怪爾、索沙、邦茲(Barry Bonds)等人前仆後繼挑戰超越的高標。

 

中華職棒 2016 年雖然因為彈力球引發爭議,但全壘打變多仍是聯盟想要的結果,因為那是票房與話題熱度延續的關鍵要素,無論再怎麼被批評,球迷仍然喜歡全壘打,那血脈賁張的時刻,與看到滾地安打的感覺截然不同。

 

是的,現實就是:輿論壓力是一回事,刺激收視則是另一回事。
既如此,則延伸出一個問題,如果高國輝能作為一個單季打率 0.350、22 全壘打;也能作為一個單季 35 轟、打率 0.290 的打者,你認為職業棒球比較需要哪一種球星?答案不言可喻。

 

 

打擊頭銜衛冕者的心理素質

 

高國輝三連霸全壘打王的難度到底多高?分享職業運動中的一句老話:「比贏一個冠軍更難的,就是再贏一次;三連霸難度之高,就是職業運動最大的挑戰。」

 

這一點,無論是總冠軍盃或個人獎項皆然。

 

初次奪冠,可說是機遇使然、偶然之喜,但隔年走向衛冕之路起,所有競爭者都會拿你當假想敵;而當你有幸衛冕成功,企圖挑戰三連霸時,你每次站上打擊區後,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你想打全壘打,你的對手當然更清楚。

 

棒球是一個投打對決極度細膩的心理戰,打擊更是世界最難的運動項目,只要失之毫釐,結果就差之千里,當投捕若知道你很想打全壘打時,自然很容易對付你,在這情況下要能掌握少數失投轟出大牆外,還能量產全壘打,除需日復一日的紮實訓練,更仰仗強健的心理素質和時機掌握度。

 

從鷹俠、林仲秋、張泰山、布雷到林智勝,過去的中外重砲群,都在全壘打王座捍衛戰功虧一簣,三連霸在高國輝之前始終是個難以企及的高度,去年某些碎嘴好事的批評者,牽扯洪一中總教練在 2016 年季賽最終戰對林智勝的兩次敬遠保送,將高國輝的三連霸歸功於「運氣好」,這無疑是無腦且不負責任的批評。高國輝 34 支全壘打不是洪總給的,而他經過側腹肌拉傷,缺賽一個月後,還能在剩餘的 20 場比賽力挽狂瀾,追回高達五支的落後重回王座,逆轉勝的過程依靠的是實力和意志,而不是幸運。輕描淡寫的一句就把球員長年的努力歸為運氣,實是不負責任的做法。

 

王貞治先生說過:「只要不斷苦練,運氣也會站在你這一邊。」但這句話的重點,其實是「不斷苦練」而非運氣。一個能三連霸的打者,其訓練量、積極度和心理素質,是一般人難以企及的強度,那絕不是懶散或拒絕改變現狀的人,能夠達到的境界。

 

打者踏上打擊區,即便有再好的技術和抗壓性,要能兼顧場上狀況、球隊需求,還要屏除對數據追求的我執,專心面對投捕千變萬化的配球,才可能打好一個打席,甚至把球扛出大牆,這必須擁有強大專注力。如果你是一個頭銜捍衛者,那更要加上「全世界投手都堤防你開轟」的難度。

 

一個三連霸的全壘打王,你最不需要擔心的就是他面臨決戰時的心理素質,這是高國輝最大的價值之一。


全壘打王的媒體、商品效益和行銷價值

 

高國輝是個有人格魅力的人,外貌條件眾所周知,言談有原則又不失親和力,還具備領袖魅力,是一個難得的 franchise player。

 

媒體效益

近三年來我任職運動媒體總編,中華職棒這段期間扣除掉爭議事件,純粹球星主題文章觸擊率最高的人物,就是林智勝和高國輝,其次才是王柏融、蔣智賢和林哲瑄。這就是球星魅力和媒體效益。有些人即便成績再好,相關文章的觸及率依舊不彰,這是先天魅力不足,後天再怎麼努力包裝也難以扭轉。

 

領導能力

至於高國輝的領導能力,我想大家可以比較一下義大犀牛在高國輝接任隊長前、後的團隊氣氛和氣勢差異,我想去年的義大、現今的富邦球迷,應該可以很明顯感受到氣氛不同,從半季墊底到逆勢奪冠,上、下半季團隊凝聚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語,這就是領袖轉換後產生的價值。

 

商品效益

以商品而言,高國輝的相關商品,具備單品銷售 6,000-8,000 件以上的實力,數字細節和品項內容涉及商業機密,在此不便詳述。

但基於工作需求,有機會大量接觸職棒收視、分類票房和運動商品銷售等數據,在觀察中我發現,全壘打量產對於職棒聚焦、聚眾仍有較大幫助。且對行銷從業人員而言,一個擅長打全壘打的打者,更容易操作議題和包裝商品,全壘打天生就是比滾地安打更具觀賞價值,這直接反映在票房、收視率和商品銷售等現實層面上。

 


高國輝   就是全壘打的代名詞

從商品、媒體數據觀察,在高國輝身上看到的都是等同於林智勝的效益級別,他的價值在富邦悍將陣中少有人能取代,一個月付給他 80 萬的月薪並不過分,球場上,他會用球棒回報你;球場外,他會給你無數行銷話題和商機,重點只在於行銷團隊能否善用巨星特質,開創更多利益。與他龐大的潛在商業價值相比,月薪 80 萬算是一筆合理的投資。

 

一支新球隊就能擁有三連霸全壘打王的大球星,真的應該要好好珍惜,尤其當他除了很會打全壘打外,還有領袖特質、人格魅力,更兼具媒體效益和商品保證銷量,而更令其他人感到不公的是,這種球員居然還有外表!在有行銷、商品及媒體資歷的人眼中,這類球星就是可遇不可求的「天物」。

 

富邦悍將在與這種天物談約時,最不該忽略的重點即是球迷愛看全壘打,而高國輝對球迷來說就是全壘打!」

 

2016 年,高國輝締造全壘打王三連霸,更在上半季球隊轉賣風波,軍心大亂導致半季墊底的風雨飄渺之際,臨危受命接任隊長重任,在他的帶領下,義大下半季團隊凝聚力大幅提升,成為最終逆勢奪冠的最大關鍵。對這位球隊台柱,與其計較月薪少幾萬、多幾萬,倒不如照顧好他的薪情,讓他全心全意帶領球隊打出佳績,創造更偉大的生涯里程碑,並給予球隊更多商業開發價值,創造雙贏,對於富邦想要延續去年的霸權,也將有決定性的影響。

 

圖源授權:義大犀牛官方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