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子傑:你不知道的「隋代張騫」──比老闆多想一層,也許就是你成功的關鍵!

在前次專欄〈為什麼唐太宗手下出能臣?〉一文中,曾提到隋唐時代的名臣裴矩,因應不同上司的氣量,呈現截然不同的職場道德觀,也因迎合隋煬帝的好大喜功不加勸諫,間接造成隋朝迅速覆亡,讓自己在史書的評價大打折扣。

 

史書評價的是他的「職業道德」,若談到他的「工作能力」,跨北周、隋、唐三朝都居中樞要職的裴矩,工作能力絕對有值得今人學習之處。今天的文章算是上回的續集(或彩蛋?),讓我們一窺裴矩如何在職場成就大事業。

 

 

▋職場新人最重要的技能是積極度

 

裴矩踏上仕途是在北齊時代,受到重用則在隋文帝時期。他是天生的公關好手和外交策略家,但他會受到上司賞識,不只是因為專業,還有初出茅蘆就展現出的高度積極,面對眾人都不敢接受的任務,他敢挺身而出。

 

文帝開皇年間,雖然滅掉南朝陳國完成華夏統一,但南方當地士族對於被武力征服並不心服,楊堅希望有人可以巡行嶺南,作好南方境內士族的安撫工作。沒想到還沒出使,南方就發生大規模叛亂,隋文帝認為此時無法派使者前往,但裴矩卻指出:「南方有變,國家此時更需遣使安撫。」於是自告奮勇過去,並在叛軍圍困下靠自行招募的兵勇衝出突圍、安然返回。坦白說,這次出使沒有太多實質成果,但裴矩在萬難之際挺身而出,確實讓老闆對他留下非常良好的印象。

 

裴矩在職場一直是個功名心強、盼望成就大業的人,也因此當隋朝二代皇帝楊廣繼位後,裴矩更得這位好大喜功的老闆賞識。楊廣自視甚高,要在幕僚群找到能在他面前說得上話、讓他依言而行的,裴矩是寥寥數人之一。楊廣從裴矩身上看到相同的壯志,加上他從不勸楊廣與民休息,讓隋煬帝深深覺得:「這是個能和我一起幹大事的人。」

 

 

▋沒人交代的任務,用小細節累積大事業

 

裴矩一生最大的功績就是經略西域。這塊事業版圖其實長年存在他老闆楊廣的心中。由於煬帝想打造超越漢武時代的輝煌盛世,重現中國在東亞霸主地位的榮光,因此希望能像漢朝一樣開疆拓土、與西域諸國建交通商。而裴矩正是透過這項任務,成為楊廣心目中最賞識的幕僚。

 

古代的西域可以延伸到西亞、南亞一帶,東接隋代邊境甘肅,當地胡人主要以貿易為業,與中國商人往來十分頻繁。由於裴矩有公關長才,善於處理國際外交事務,於是被派往甘肅張掖,負責維持國際貿易的和平與穩定。

 

這份職務的工作內容很簡單,就是「保證稅收」和「維持邊境秩序」。貿易稅收是國家重要金錢來源,而中、胡通商過程難免有糾紛,適度維持秩序讓大家和氣生財、並將稅收穩定上繳國庫,就是這個職缺的例行事務。但他除了做好這些事情外,還做了一些他老闆不曾交代他做、過去這個職務負責人也不曾做過的事,那就是找入境胡商蒐集西域諸國資訊。

 

舉凡甘肅有新胡商進駐,裴矩就會召見他們,透過聊天過程收集資訊,他探詢的內容主要是:從什麼國家來?走哪個路線往返?該國的山川地貌、民情特產、人口軍隊數、典章制度及王室八卦(舉凡國王、后妃年歲、外貌、喜好、出身和其他相關軼聞……),還有該國人民長相是否與來隋胡商類似?藉此普查各國胡人外觀特徵,並調查記錄各國男、女衣著,以及不同階級的服飾風格差異。

 

這些資訊看似瑣碎無用,但裴矩經年累月的收集,將這些資訊匯集成一個龐大的資料庫,靠著多年的市場調查,成功蒐集西域諸國共計44個大、小城邦的國家概況、地理位置、相互關係及交通路線。

 

靠著這些資料,裴矩雖沒有親身深入西域城邦,卻透過人脈網絡大致掌握了西域諸國的概括樣貌,匯集成三卷《西域圖記》。這是中國古代外國地理專著之一,而裴矩也因此一躍成為隋代頂尖的西域專家,並在最恰當的時機,對老闆楊廣作了一次事業拓展的大型提案簡報。他先敘述與西域各城邦建交可得的益處,就是暢通「絲綢之路」、與西域通商往來而促進經濟繁榮,並進一步將治權向西延伸,加強對西域各國的控制,確立大隋在東亞的霸主地位。

 

報告過目標後,裴矩又列出了執行專案會碰到的問題。當時西域諸國渴望與中國進行貿易往來,但常受制於絲路上西突厥和吐谷渾兩大外族武力威脅,造成道路阻斷,要達成目標,首要問題就是解決兩大邊患的威脅。他進一步提出解決方案,為煬帝制定針對突厥、吐谷渾問題的不同對策,除透過兵威打擊吐谷渾,並以內部分化牽制強大的西突厥,讓各部無法單獨對抗隋朝,即可讓西域諸國在與中國邦交貿易時暢行無阻。

 

提案的結果,想當然是非常成功。除了因裴矩充分掌握老闆性格,更因他多年的市場調查,資訊蒐集完整,簡報中明確的列出具體目標、執行計畫、可見問題、解決方案及預期成果,如此完整、操作性高的提案內容,當然讓老闆沒有任何「說不」的理由。放眼大隋國內,沒有任何員工比裴矩更了解這項業務的全貌,經略西域的權柄和重責,毫無懸念的落入他的手中。

 

 

▋掌握關鍵與統整資訊,是到哪裡都用得上的祕訣!

 

在那個極度封閉、消息傳遞又緩慢的時代,掌握資訊即是控制主動權,以現代來說,好比股票操盤師或專業投資顧問,多年建立起產業圈人脈,透過交際和八卦的過程,掌握各業界人事流向和產業脈動,在牽一髮動全身的市場中洞燭先機,讓自己或客戶掌握到即時又準確的第一手資訊。

 

裴矩就是這樣的經理人。他在任務的細節處用心,積累自己成功的契機;透過引進胡商從邊境貿易到首都貿易的專案,建立起屬於個人的西域人脈網和資料庫。後來他還運用胡商人脈,在西域諸城邦傳遞隋朝歡迎他們來中國通商的善意,一口氣和10多個西域邦國建立關係,在外交史上是很難得的成功。聯合西域諸國,以武力與外交策略交替運用,化解西突厥和吐谷渾對絲路暢通的阻礙,更造就完美的西域經營成果,堪稱經理人才能展現的最佳典範。

 

 

回顧裴矩的職場人生,能說幸運也可說不幸。幸運的是他碰上一個給他極大舞台的老闆;不幸的是他仕途最閃耀的歲月都集中在短命的大隋王朝,多少掩蓋了他經略西域的功業。如果隋朝國祚如漢、唐綿長,或許他也可能被譽為「隋代的張騫」,經略西域也不至於如開運河、建東都、修長城、征高麗一樣,被歸類為虐民擾民的舉措了。但這個結局,他自己也要負部分責任,因為他迎合楊廣喜好,濫用民力過度而不加勸阻,註定了他的歷史地位將與大隋共存共亡。

 

然而裴矩在職場上的積極態度,執行工作的能力和細膩度,依然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尤其在細節處多多留心、永遠比老闆想的更多一層,在沒人交代的任務中多作一些,這些特質,可以讓人建立起自己的資料庫和人脈網,這些無形資產,會在適當時機成為決定性的優勢。

 

在這個學歷貶值,大學生、研究生滿街跑的年代,掌握業界脈動、如何學以致用,將是比古代更重要的課題;當被交付一項看似不起眼的工作時,你是否留意到別人不曾發現的重要細節?是否比其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同事多一分積極度,統整資訊化為己用?這方面的經驗積累,將成為職場未來能否一飛沖天的關鍵,如果一生缺乏機運也就算了;最怕的是機運來了,也沒有足夠的能力掌握,那就真的非常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