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文化遍地開花 從棒球文物展開始

image

近十年來,全台各縣市藝廊、展場、音樂廳、戲劇廳和文創園區,都如雨後春筍般的湧現,國人對於科教、文藝活動的參與度也較以往更為積極踴躍;然而號稱台灣國球的棒球,具備規模和質感的展覽,或是固定陳設棒運文物的場館,目前的比例仍然偏低。

 

過去參加過較具規模且讓人印象深刻的的棒球展覽,是2014年底在台北士林科教館舉辦的《夢想超極限–棒球英雄展》。 以四位著名的旅外球星陳金鋒、王建民、郭泓志、陽岱鋼為主軸,用500坪的展場打造互動展,除了四位球星從小到大棒球歷程的珍貴球衣、球具、獎盃、照片、報章雜誌等文物外,甚至還有郭泓志開刀從手肘取出的骨刺和開刀手臂位置透視的3D立體模型!展覽完整度堪稱前所未有。此外在媒體日中,主辦單位也力邀四位主角一同現身說法,將旅外球星的逐夢甘苦、心路歷程完整呈現,是一場讓人非常感動的棒球饗宴。

image

 

 

說到常設型的棒球文物館,個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高雄澄清湖棒球博物館,那是我在La new熊隊工作時每日都要維護的區域,當年球隊營運的咖啡吧正處在博物館陳列區域當中,我們每天除了要把桌椅排列整齊,對於展覽櫥窗也需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對那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16格櫥窗棒球文物展品也算得上如數家珍了,裡面除Babe Ruth、王貞治先生的歷史照片,也有早期旅日巨投二郭一莊現役時期的珍貴影像;有職棒草創時期龍、虎、獅、象四隊的團隊簽名、及2009年存在的各球隊紀念展品、當然,還有那時高雄主場當家球星陳金鋒在La new熊隊時期的開戰紀念各項商品、以及旅美時期歷年的球員卡及球衣。

image

 

在球場咖啡吧檯前,除了有當年球團力捧的新吉祥物活力熊主視覺外,還有過去在台灣大聯盟時期的四隻那魯灣吉祥物—雷公(FALA)、太陽(GIDA)、金剛(AGAN)、勇士(LUKA)的6吋PVC公仔;這四隻吉祥物當年本來只是放在吧檯後方作為背景裝飾,結果在上方鹵素燈長期照射下,公仔底盤和展台就黏在一起拔不起來了,我曾經試圖把這四隻珍貴的公仔放到博物館展示櫃中,但後來因為無法取下來而作罷,2011年,La new熊隊搬遷到桃園,原本的咖啡吧也經過後續經營者的重新整修,後來再到高雄義大主場時,就沒再見到這四隻吉祥物的蹤影,現在要能找到這四個可愛的小東西,可能不太容易了。

image

 

除了高雄澄清湖外,另外一些地方型的棒球文化展館,如2014年上映的棒球電影《KANO》,內容描述臺灣日治時期嘉義農林棒球隊挑戰日本甲子園的傳奇故事,由於票房佳評,後續曾引發一波嘉農熱潮,在電影拍攝場景成立過《嘉義KANO故事館》,一時也吸引不少遊客前往參觀朝聖,但2016年場館租約到期後因不堪租金漲幅,最後仍然吹響熄燈號無奈宣告停業,嘉義曾經實際存在過的輝煌棒球歷史,並靠著電影和行銷操作重新喚起了往日的棒球熱情,卻礙於現實面無法長期耕耘屬於嘉義在地文化的棒球故事館,實屬可惜。

 

目前仍現存的棒球文物展館,如2017年7月在台中洲際棒球文創園區內設立的《台中棒球故事館》,內容也是走懷舊文創風格,館內能體驗懷舊商店街、棒球場和主播檯的場景,也能從中看到台中三級棒球發展、及出身台中名將們的相關文化展品,除了外觀建築採復古紅磚風格外,周邊也有許多台中棒球歷史的棒球彩繪牆,十分值得一看。

 

台灣曾存在過的著名地方棒球文物展館,如高雄澄清湖棒球博物館、嘉義KANO故事館、台中興農牛隊史館、台中棒球故事館、台東紅葉少棒紀念館,都是值得棒球迷一看的地標,可惜現在仍能持續維運展出的已然不到一半,許多珍貴的展品也都隨著時光流逝而佚失;真心希望有朝一日台灣能夠有國家級的大型常設棒球文物場館可以成立,類似美國古柏鎮有棒球名人堂博物館;日本東京巨蛋野球殿堂博物館這樣的國家級常設文物館。

 

在中職將邁入30年歷史新頁的同時,職棒此次也特別舉辦《中華職棒30週年特展》,號召各界棒球文物收藏達人共襄盛舉,為此次展出挹注更多元化且更具深度的展品,所有悠久文化的積累,都是由小至大的過程,重點是必須要先有人起頭;常設場館的可行性,其實正是從這樣重視、保存和累積每件展品,並經常性舉辦文化展覽的作為,後從涓滴逐漸匯流成大海的,衷心期盼有一天,我們台灣的職棒也能擁有自己的名人堂博物館,提供國家級別的棒球文物,妥善珍藏過去歷史耆宿的偉大勳章,將他們的榮光足跡永久保存,由棒球博物館訴說這些動人的故事留予後人知。

 

 

Photo credit:作者自行拍攝&友人阿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