稜角磨平利爪在   林智勝與中信兄弟的最終章

image

從沒想過有一天,真的會看到一個稜角被磨平的林智勝,因為過去我們看過他太多的意氣風發時刻。

 

或許是年紀到了、際遇變了,加上上一個挑戰三百轟的前輩結局歷歷在目,讓他有了改變的念頭;但就我對他的認識,本以為像他們這樣樂天、單純,血液裡又充滿無畏精神的思考模式,是直線前衝、至死無悔的,就好像張泰山一樣。

 

對,就是幾年前還在挑戰台灣史無前例生涯 300 支全壘打的張泰山,林智勝現在正在走他當年的路,無論是生涯成就、還是在挑戰紀錄時晚年生涯的際遇。

 

傳統的職場,有太多的人際關係、人情世故、充斥著太多裙帶與攀帶,有太多的實力不足卻憑藉關係上位的例子,相信你我周邊多少都看過這種景象;然而,職業運動,本是個最難靠勢、純以實力說話的職場,但很可惜,過去幾年的職棒有一些怪現狀,從 2012-13 連兩年打點王後隔季無法開季先發的張泰山、有 2019 年春訓起就火熱異常的林智勝,儘管呈現出近年最好的開季狀況,但總教練伯納(Scott Budner)卻也只說「我也很希望他能在(26人)名單內」這種耐人尋味的話。

 

以林智勝這般資歷和實績的球員,在他國職棒,按理說無論狀況好壞,毫無疑問都是陣中開季一軍先發的必然人選,但如今卻成了儘管火燙卻還是代打的考慮人選。

 

不知道這個實力至上的殘酷舞台,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林智勝天生是一頭猛虎,他可以一往無前的撕裂對手、也可能因熱血上湧衝撞裁判,各種層面的意義上他都是頭猛虎,但是你如果能摸順他的毛,他就能成為你所向無敵的利爪。

 

在這裡,跳出來為桃猿隊說句公道話,因為運用林智勝用得最好的總教練,就是洪一中。

 

無論林智勝和球團高層歷來有任何齟齬,洪一中永遠是管理層深信實力至上的那一個,不管誰對調度有意見、誰愛搞小團體或誰不尊重學長,對洪一中而言都是次要,他的中心思想就是贏球,他的缺點就是好用一直用,跳脫實力外的評價不是他考量調度的重點,在這個中心思想下,無論是對陳禹勳、林智勝的調度,在社群或休息室曾有什麼風波,只要最終結果是贏球、是總冠軍,球員對他個人有任何意見都無傷大雅,這就是一個管理者(Manager)應該具備的專業。

 

雖然林智勝最著名的一句名言是「謙虛要放在額頭、驕傲要放在下巴」,但是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其實他的下巴一直都跟額頭一樣突出。

 

溫良恭儉讓的林智勝,從來都不存在我的記憶裡。

 

我記憶中的是 2006 年杜哈亞運,那個前面四次打擊皆墨,卻始終堅信自己前一晚的夢境會成真、並把握葉志仙教練給予的最後機會,敲出金牌勝打的林智勝。

 

我記得的是 2009 年那個春訓減去大量體重的林智勝,當我問他「減重那麼多會影響長打火力嗎?」時,他驕傲地抬起下巴自信地回我說:「你看我像被這個影響到的人嗎?」然後隔週,他在羅東球場一棒雙破紀錄,出賽 20 場就夯出 10 發全壘打,締造中職最快 10 轟和單月最多全壘打紀錄,然後那一整年他敲出了 31 發紅不讓,刷新中職本土球員紀錄。

 

我記得的是 2015 年的世界棒球 12 強賽,那個被古巴國家隊總教練梅薩(Víctor Mesa)兩次採取捉放策略後仍然笑著踏上打擊區的林智勝,然後用一發石破天驚的三分砲,讓梅薩笑不出來。

 

林智勝就是這樣,一個儘管內心充滿不為人知的纖細與矛盾,上了戰場以後振臂能使山河動、用豪邁和無畏精神力挽狂瀾的大人物。

 

我在 2016 年一篇遊戲之作中,把中職群星用金庸先生筆下的著名主角作比,當時我比林智勝的角色是《天龍八部》的蕭峰,一個離開中原武林與遼國皇帝耶律洪基結為兄弟的孤獨英雄,當時,林智勝剛意氣風發地在中信園區的加盟記者會上,從辜仲諒董事長的手中黃袍加身,不但簽下一張中職史無前例的超大型合約、還旋即發表個人的商品識別,然後當他說出「從小就是象迷」這句話開始,他彷彿成了過去中原武林的公敵。

 

在寫那篇專欄的時候是 2016 年,現在回顧三年過後的結局,與蕭峰真是何其類似……蕭峰和耶律洪基最終還是鬧翻,但兩面不討好的蕭峰,再也回不去自己過去成長茁壯的地方……

image

 

不論情感面,純以戰力面考量,我得說,中信兄弟如今的打線實力沒有挑三揀四的本錢,現在的兄弟還是需要林智勝,稜角磨平則已,利爪尚能摧敵,嗯……這裡的利爪是個雙關,除了要說他威力尚在,更想說的是用他對爪爪有利。

 

現在的林智勝,已經非常清楚這支球隊需要的是怎樣的球員、怎樣的休息室風格,中信兄弟管理階層想達到的目的,基本上已經達成了;那何妨回歸現實面,看看在怎樣的狀況下能將智勝在陣的價值最大化,與其寄望一個狀況不明的洋砲,不如給身體狀況維持良好、春訓階段狀況火熱的林智勝,給他最後證明自己的機會,在 5 年前走到生涯第一個十字路口的林智勝,已經用實績證明在面臨抉擇後自己能夠做得更好;如今已然 37 歲的他,在職棒生涯最後一個分岔口時,他已經具備了我過去從未曾在他身上看到的謹慎、小心、甚至謙恭……

 

是的,謙恭,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好事,因為我認知的職棒真不是一個溫良恭儉讓的職場,投打對決就是「今天不是我沒飯吃就是你沒飯吃」的修羅場,有這般認知和氣魄者方能生存,侵略性愈強的生存的愈好,我真的不知道猛虎變乖貓是不是好事,但隨著年齒漸增和晚年際遇洗鍊,林智勝的稜角確實被中信兄弟磨得點滴不剩,要說他認輸了?或許是;但我認為他更多的是發現自己只是想打棒球而已。

 

一個從小除了棒球幾乎一無所有的孩子、一個沒有棒球險些誤入歧途的年輕人、一個靠棒球改變命運、改換門庭,讓家人過上好日子的職業選手,在享盡名利雙收的鎂光燈後,冷板凳上冷靜反思,才發現自己追求的已非數據、紀錄,也不再是下一張大約,而是繼續踏上紅土,享受投打之間的刺激與快感而已。

 

我一向認為他的人來瘋特質,是刺激某些球隊年輕強打群們活化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那些打不好容易鑽牛角尖的強棒,都應該以林智勝為師,如果中華職棒不是只有四隊,或許他離隊的機會會更高,因為隊伍多,不僅代表著爭搶他的球隊多,而是在對戰組合上,中信兄弟往後面對他的場次,會比一年 40 場更少些,或許更願意促成交易這檔事。

 

但交易已是不可成真的希望,那就回頭面對中信兄弟要跟林智勝繼續合作的事實;至少,謙恭的態度,這是中信兄弟過去這兩年對於他的處置中希望達到的目的,如果已然見效,那不妨讓職棒場上的調度回歸「實力至上」的世界,誰的狀況好誰上、誰的表現好誰先發。

 

稜角磨平、利爪猶在,我想面對生涯最後一個十字路口的林智勝,會用實力證明他值得球隊這麼作,一如過去十餘年職棒生涯中他所做的一樣。

 

 

延伸閱讀: 林智勝 站在歷史分岔點的重砲手

Photo Credit:運動攝影師法蘭克

想參與更多棒球討論?歡迎到大將軍豪洨專區-什麼都聊廢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