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桌遊面面觀:野球盤篇

 

上次介紹了桌遊的靜態卡牌,此次來聊聊具動態娛樂性且不斷革新的野球盤。

其實除了歷史悠久的器械式野球盤外,80年代曾有電子野球盤問世,相同的菱形盤面、布滿燈泡的儀表板和投打鍵,投手按鍵讓代表球的燈光往本壘移動衝刺,進壘時打者按下揮棒鍵,燈況顯示擊球走向,敲出全壘打時四個壘包會同時閃燈並附帶簡單慶祝音效,這個電子野球盤雖然陽春,卻是紅白機席捲世界前的美好回憶。

玩具隨科技推陳出新,進入任天堂時代,接觸更具聲光衝擊的棒球遊戲後,對喜新厭舊的小朋友而言,琵琶別抱是再合理不過的事了。

在擁有娛樂選擇的年紀前,野球盤算得上日本小孩的國民玩具,廠商EPOCH在1958年推出的初代野球盤是由木工師傅手工打造,外型類似老街或夜市常見的平面彈珠台,由於手工製成本高所以要價不斐,但仍受眾多消費者喜愛,由此可見日本棒球的盛行,如父母是棒球迷,小孩在擁有棒球手套前的玩具通常都是野球盤。

image

野球盤的進化充分反映日本人追求細節極致的特質,早期野球盤運作於平面,就是有棒球外殼的彈珠台,最早的野球盤只有右打區,打者在平面揮擊讓珠球滾入盤面坑槽,決定是被木人樁般的野手接殺出局或敲出安打,2D時代的球無法飛行,且玩家須用紙筆自行計分,沒有特殊造景,完全屬於不插電時代單純美好的桌上娛樂。

此後E社不斷革新,將野球盤功能逐步擴充,從1959年起就利用野球盤底部的彈簧和磁鐵做出變化球效果增加遊戲難度;並因應日職球場演變推出嶄新球盤造型(如歡慶1988年東京巨蛋開幕的東蛋野球盤)。

2010年,野球盤正式3D立體化,除可打出拋物線飛球飛越全壘打牆外,規格也從陽春走向豪華,有屋頂、電子記分板、複合型看臺,歷代野球盤多有發售該年日職各隊的旗幟或隊牌,或因應行銷推出不同球隊的球場聯名款,野球盤長達一甲子的商品史,間接成為日職球隊、球場演進的見證者。

image

除硬體外,在軟體(技術面)的革新,日本人也將細節呈現得淋漓盡致,如今野球盤不但可投、打出飛球,球進壘可判定好壞球,守備能變更佈陣,投手更可投出高達9種不同的變化球,有別於卡牌遊戲充分運用選手特質與數據相剋的策略運籌,野球盤更著重於體現投打瞬間的臨場手感。

歷來野球盤有個缺點是球的落點問題,2D時期鋼珠仍會被打出盤面造成無法判定結果、有時球打出去會沒進入任何坑槽,同樣因無法判定結果須重新打過,但這個小瑕疵也正是過去物質生活匱乏時代,小朋友們消磨時間的一大樂趣。

除E社外,電玩大廠KONAMI也以知名遊戲《實況野球》的可愛造型開發野球盤,受到不少玩家歡迎;說到實況野球我們不妨做個銷量對比,1994年發售至今這款遊戲在全球已賣超過2200萬套,而有62年歷史的E社野球盤也有近1500萬套的銷量,從年資與銷量比足可印證電子遊戲切入玩具市場後的強勢,但亦可見傳統野球盤的老而彌堅;在一甲子的歷史中,開發者屢屢在改革創新與傳統維繫間求取完美平衡,多數老玩家相信「野球盤如全面數位化,那還不如去打電動」,因此在革新同時更著重於鞏固野球盤既有的手感優勢,如此方為此桌遊數十年屹立不倒的關鍵所在。

原文發表於:職業棒球雜誌2021年0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