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傳奇告別|再會英雄  永不終結的戰神世紀 Allen Iverson

image

 

英雄,不是高高在上的救世主;英雄,是每天透過鏡中倒影,告訴鏡中的自己:「你今天也要為了信念,毫無保留。」真正的英雄從來不是神,而是有血有淚、有光芒萬丈,也有陰暗沉淪之人,因為他真實存在於世間,英雄的故事,才會更加引人入勝,像 Allen Iverson 的籃球人生,就是一個地道的美國英雄夢。

還記得初次聽到這個名字時……

我初次聽到 Allen Iverson 的名字,是 20 多年前,他還在茶房湯普森麾下打 NCAA 的年代,他率領喬治城大學打敗全能搖擺人 Ray Allen 領軍的勁旅康乃狄克大學,當時 AI 的表現橫掃了整個 Big East,讓 NBA 球隊不能再忽視這個六呎小個兒的表現。

後來再看到他登上台媒版面,是 1996-97 球季的 NBA 選秀會,擁有狀元籤的費城七六人隊,前總裁 Pat Croce 毫不猶豫的選擇 Iverson ,確立他 96 年夢幻梯隊的領袖地位,凌駕在同區射手 Ray Allen、伍登獎得主 Marcus Camby 、雙能衛 Stephon Marbury、高中金童 Kobe Bryant、柏克萊加大全能前鋒 Shareef Abdur-Rahim 等人之上,成為黃金梯隊第一把交椅,他是 Magic Johnson 後睽違 16 年的控球後衛選秀狀元,在長人神話橫行的 NBA 中,極其罕見,何況同為控衛,206 公分的魔術可以從一號打到四號位,偶爾還能玩票客串中鋒,但 AI 可是整整矮了他 23 公分。

8、90零年代 Magic Johnson、Jason Kidd、Penny Hardaway 引領出高控衛風潮、歐洲球員也開始大量輸出全能長人,自此大高個兒開始走出禁區滿場飛奔,同時也壓縮到後場矮球員的生存空間,當時最流行的球風就是搖擺飛人型全能球員,是的,就是偉大的喬丹大帝所引領出的風潮。當我又一次看到 AI 登上版面,正是他以初生之犢之姿,用招牌胯下運球單挑喬神,然後吃了他一球的經典時刻,那場比賽 AI 拿到球,公牛教練 Phil Jackson 喊了一聲:「 Michael !」,MJ 立即趨前和 AI 對位,在無人協防和單檔的放對情況下,AI 用兩次換手運球,稍微晃開 MJ 的防守重心跳投得手。他非凡人,挑戰最強就是他的成名快徑,賽後他曾對媒體說:『我用挑戰 MJ 來證明自己。』但媒體反譏:『他是誰?憑什麼挑戰 MJ?』

 

從他挑戰「飛人陛下」那天起,我開始看他的比賽,從電視轉播、官網精華和外電報導、自傳型 DVD、國內外籃球雜誌、書籍、和 BT 下載完整賽事,他籃球生涯超過 900 場的比賽,我雖無緣全部看過,但也珍藏近 700 場的完整賽事檔案。光陰似箭,沒想到今年再聽到他登上版面,是籃球名人堂已為他準備好席位的新聞,這個克服黑街死亡威脅、打破身材藩籬,一路殺進 NBA 的鬥爭靈魂,一晃 20 年,他的職籃生涯已然結束,AI 迷也在信仰他的籃球路上,長大、成家、立業、老去。

 

突破黑街  打造自己的美國夢

AI 跟絕大多數的黑人球員一樣,出身於貧窮家庭,單親母親撫養他與妹妹,他的青少年時期每天都處在斷水斷電、不知下一餐在哪的窘境;走出家門外,面對的是黑街械鬥、毒品誘惑,種族歧視,及無數的死亡誘惑、威脅,只要一步踏錯,就會萬劫不復。他的母親 Ann 很早確立兒子必定要靠體育,才能走出這個惡劣的環境,在物資環境極差的情況下,Ann 日夜兼差省吃儉用,讓 Iverson 可以好好打籃球。但對 AI 來說,他曾認為籃球是個柔弱的運動,他真正的興趣是美式足球,但老娘只丟給他一雙喬丹鞋,然後把他趕去球場練球,因為她認為兒子就是靠籃球才可能出頭天。自此,AI 開啟他以小博大,力抗每個比他高壯對手的籃球之路,後來他擺脫保齡球館鬥毆事件,經過特赦後, AI 遇上籃球生涯的另一位貴人,喬治城大學的總教練 Thompson ,這個矮後衛,因緣際會加入這個明星中鋒的搖籃,甫入學的 AI 就成為全美矚目的新秀,兩年間囊括 Big east 眾多個人獎項,而後他選擇參加 NBA 選秀,成為 Magic Johnson 後第二位以控球後衛身分榮膺選秀狀元的球員,他加盟費城七六人,踏上世界籃球最高殿堂。

 

鬥爭靈魂  嗜血得分王 

關於 AI 的球風,過去台灣籃球雜誌曾別開生面的用闖空門的手段,來形容 AI 和 Kobe 的取分手法差異,令人印象深刻。雜誌上說:AI 會毫不猶豫地撞破玻璃殺進屋子去;而 Kobe 可能會考慮從煙囪、大門、窗戶……等等,即使有多樣手段的 Kobe 最後可能一樣會選擇撞破玻璃殺進去,但 AI 就是毫不考慮的執行,因為他的身材條件和 Kobe 還是落差很大,他的 183 公分還是穿鞋丈量的灌水數字。

這個走在人群中身材與你我相仿的小個子,在高肢體碰撞的 NBA 賽場,面對一吋長一吋強的現實法則,眼前肌肉棒子一字排開,讓你連禁區顏色都看不見時,矮球員過去大多甘於成為地板控衛,用組織戰和無私球風,幫助高個子隊友得分,然後練好投籃,在隊友遭包夾時,偶爾在外面趁亂放冷箭,想一條鞭殺入禁區取分的可能性極低,但 AI 的球風顛覆這個傳統,他並不是一個無私的地板控衛,他的外線能力難稱精準,但你會在比賽中屢屢看到他以六呎之軀挑戰長人霸佔的油漆區,被撞得東倒西歪後,將球擺進籃框,渾身是傷也要先取分,這就是 AI,得分後衛的靈魂困在控球後衛的軀體,一個嗜血的得分王。

AI 從進入NBA 起,就不安於當一個分球後衛,他速度奇快、精力充沛、一手賴以成名的換手運球過人出神入化,勇於切入挑戰禁區、夾縫中取分能力如探囊取物,他無懼隊上成名前輩的排擠效應,這個狂妄的獨王,新人年就硬是擠掉早他一年進入七六人的前任王牌 Jerry Stackhouse,開始掌握費城無限開火權,用他的球風、外型和瘋狂得分秀,迅速攫取全球目光,

他以新人之姿主宰球隊進攻,開啟矮個得分雙能衛的新風潮,他我行我素的球風與過度強烈的人格特質,讓愛看以小博大的球迷們高度讚賞,但也招來媒體無情的批判,媒體向來喜歡修理特立獨行、孤高自傲的球員,而 AI 那句:『在球場上我不會尊重任何對手。』,也引發排山倒海的批評聲浪,大老 Scottie Pippen、Charles Barkley 紛紛跳出來摘指 AI 球風自私、不敬前輩,說他是 「Allen “Me Myself” and  “I” verson」(意指 AI 心中只有”我”這個主詞,自私、目中無人),七六人與公牛的比賽,AI 以招牌胯下運球吃掉籃球皇帝 Michael Jordan 的那次,也讓他被媒體抨擊「憑什麼挑戰 Michael Jordan ?」

 

強者生存  Only The Strong Survive

但如果稍微了解 AI 的成長背景,就不難理解他為什麼會養成這種人格特質?為什麼在場上會帶有這麼強烈的信念圭臬?因為曾經從貧困、死亡威脅的黑街爬出來的 Iverson ,是在絕對弱肉強食的環境下長大,他唯一信奉的真理就是「強者生存」(Only The Strong Survive),他一旦在對手面前示弱,他就無法獲勝,他就無法保護自己、保護親人,為了保護以及壓抑潛意識中的自卑感,不管是在球場內外,他都選擇用桀敖不馴的態度睥睨世間,藉由不斷挑戰、感受痛楚、獲得勝利…..等等刺激,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不管是人生舞台或 NBA 戰場,他絕不向任何人低頭,其實 Michael Jordan 一直是他童年的籃球偶像,房間甚至還貼著 MJ 的海報,但當 AI 和兒時偶像同場競技時,如若抱持崇敬或畏懼的心情應戰,結果必敗無疑,AI 強調在球場上不尊敬任何人,是有他自己的道理的,一味的把 MJ 、Pippen 、Barkley 當偶像,將永遠引不起他們的注意,更得不到他們的承認和尊敬,這些前輩批評了 AI 的不敬,但是他們沒有人能夠忽視 Iverson,這就是他想要的。

 

千禧年世代的籃球文化象徵

Kobe Bryant 絕對是非常偉大的球員,但 AI 的橫空出世對我而言有著更劃時代的意義,在 Kobe 出現前和他退休後,你永遠都可以繼續找到所謂的「類喬丹」球員,6 呎 6 吋身高、優異飛行能力、勁爆的灌籃和優雅的取分,吐舌、後仰…諸如此類,1984 年後, MJ 已經把飛人球風的藍圖繪製完成,而後 30 年的籃球界不斷湧出喬丹接班人,看誰學得最像,看誰成就最相仿,Kobe 無疑是類喬丹球風之集大成者。

但成為一個世代的文化象徵,還是無法靠因襲前人所成,開創性質依然是很重要的,在 Iverson 進入 NBA 前,很難找到和他一樣的球員,Nate Archibald? Isiah Thomas?Tim Hardaway?這些矮後衛前輩們的球風與 AI 球風大相逕庭,Iverson  另闢蹊徑,打出自己的成名之道,以個人成就的高度、文化影響力,也遠超過上述幾位前輩。

他的球風出現後,稍改 90 年代高後衛搖擺人盛行的風潮,控球、得分兩相宜的矮腳虎雙能衛開始逐漸改變 NBA 生態,從 AI、Stephon Marbury 開始,到 Gilbert Arenas、Derrick Rose、Brandon Jennings,再到投籃加開外掛的奇型種 Stephen Curry ,這些同期或晚輩,或多或少都受到 Allen Iverson 的球風和成就所影響。

AI 不僅證明街球風格能登大雅之堂,他同時也把街球文化元素帶入 NBA,他成名的結髮辮子頭、鬆垮球衣球褲、身體當畫布的刺青、全身配件如頭帶、頭巾、長袖套、W.W.J.D 手環、指套等等,透過他個人在 NBA 的成功以及聯盟全球化行銷的渲染,將他的個人特質演化為千禧年後的籃球文化象徵,他影響的不是一群人,而是一整個世代的人。

 

image

再會英雄  永不終結的戰神世紀

有一段時間,AI 和 Kobe這兩位和費城有關的大球星可算得上一時瑜亮,當時 AI 擁有的是所有個人獎項,和四次得分王的榮銜,而 Kobe 則有 AI 渴求的冠軍戒指,我當時常在想:「AI 這樣打球,應該是永遠都不可能拿到冠軍的吧?」我多希望他能如願以償,但想到要他改變球風,去當個分球後衛、替補,捨棄自我風格,去換那枚戒指,又覺得,或許這也不是 AI 迷想要看到的吧?

「 活著看自己被世俗所同化者並非英雄, 英雄,是堅持信念,到死為止。」AI 的英雄主義及球風,是他成功的關鍵,也是他注定金盃無冕的宿命,2001 年囊括例行賽、明星賽最有價值球員,歷經東區季後賽獨力單挑暴龍飛人卡特、公鹿宿敵 Ray Allen,遍體鱗傷的將七六人帶進總冠軍賽後,他首場獨得 48 分,當他跨過湖人後衛 Lue 的那一瞬間,他打破的是湖人季後賽的不敗神話,但橫在他與歐布萊恩冠軍金盃間的,是史上最強中鋒俠客·歐尼爾(Shaquille O’Neal),是的,就是即將與 AI 同年入祀名人堂的巨人,他比 AI 高 30 公分,體重重 70  公斤,如今兩人同年進入名人堂,不僅肯定了 AI 的成就,亦是一份難得的今昔緣份。

Iverson 的努力和成就,帶給我們常人一些值得效仿的勇氣與夢想,當在讚嘆 Michael  Jordan 的飛人風采時,我們亦感嘆他的身材和體能條件,是我們永遠不能企及的「非人」領域,但 AI 不同,他用最矮的身高,拿下史上次多的四次得分王、一次例行賽最有價值球員、兩次明星賽 MVP、生涯總得分 24,368 分、場均 26.7 名列史上前十,媒體常愛挖苦他不練球,但我得說他的球感或許源自天生,但他的身材與你我相仿,他的體能、技巧和心智能力,確實是經過無數苦練和挑戰下,所累積的成果,他以劣勢體型,達到如今的歷史高度,確實給予很多人勇於挑戰夢想的勇氣,即使戰神球風已逝,但戰神世代給予的勇氣,將永遠不會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