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創作 所為何來?談運動作家的寫作責任

image

體育作家的責任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我在寫作道路上也一直在問自己。

這幾年來,運動寫作平台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從過去傳統個人部落格如無名小站、痞客邦,直至今日純粹運動類平台的興起,或採固定合作作家群制度,或採投稿審核制,或純以站方編輯經營內容,產出大量運動專欄,透過社群網站的資訊傳遞互動,讓球迷、球星乃至於業界人士都能看到這些內容。

上述這些網站的經營模式,我大多有合作或參與經驗,看過各大不同運動網站經營模式和內容取向的優劣得失,無論如何異同,在大環境中有百家爭鳴絕對是大大的好事,先秦諸子的思想論戰發展至今數千年,依然是中國思想史的奧義,後世思想家難以超越,這樣的百家爭鳴正是在時局最動盪、紛擾的戰國時代背景下產生,對於所處時代人民最動盪不安的環境,卻激發出最深刻的思想價值,這點放在台灣的體育寫作上也是一樣,愈是百廢待興,愈是容易激發出深邃的思想價值。

對於台灣運動發展來說,有人討論,有人撰寫、有人闡述,代表的就是關注度,這絕對是好事。每個寫作者心中有個不能宣之於口的共識就是:「不怕讚、不怕幹,就怕沒人看!」一篇文章誕生,即使結構再完整、內容再豐富、文采再斐然,論點再精闢,都一樣會在讀者間激起正反面觀點,被讚揚、認同或批判、指責,但無論如何,總是激起了漣漪,喚起大眾對文章議題的關注,寫作者最怕的其實是文章一出,猶如泥牛入海,毫無反應,乏人問津。

今天這篇文章,想寫給筆耕者和讀者群看,在認識「不怕讚、不怕幹,就怕沒人看!」這個初階要點開始寫作的人,大多數沒把這句話認識到深處,「讓讀者有反應」,應該要有「好評大於惡評」的結果,在即時當道、瀏覽量掛帥的時代,作家或尋常部落客,在渴望瀏覽量的初衷下,大量的文章中也出現一些走歪路的現象。

image

筆走偏鋒的亂象

1.爭議、衝突事件相關主題源源不絕:比方說,曹錦輝上大聯盟、葉君璋在最後打席選擇故意四壞球保送連續安打紀錄將中斷的蔣智賢。此等內容文章在事件發生時,如同癌細胞一樣的湧現在平台當中,侵蝕著整個運動網站或媒體給人的形象價值。當然,其中不乏有識之士,或對事件主角和發生背景有著深刻認識的寫作者,他們寫出很好的事件報導,但幾乎在分食流量的迷思下,被淹沒於劣文的洪滔之中,顧流量不顧品質的爭議事件,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於是整個運動平台的品牌形象在讀者心目中一落千丈,品牌價值的劣化,幾乎是永不可逆的反應。

2.對需深刻探討的議題缺乏了解度或闡述能力:在作家群中,不乏對國內外職業運動營運操作、商業模式、勞資協商、歷史文化和隊史傳承及典章制度沿革有著深刻了解的作者,他們用盡心力寫作,希望可以把職業運動的美好傳達給台灣的體壇和讀者,但有些礙於寫作能力,不擅於化繁為簡,因為閱聽市場的不買帳,最後此一有價值的文類愈來愈少。取而代之者,是大量完全不了解國內外職業運動相關資訊的人,開始不著邊際的謗議橫流。

3.以抨擊台灣運動為主流:當寫不出真正有趣、深刻或耐人尋味的主題時,要怎麼樣才能夠搶流量?有些初出茅廬的部落客,他們從前輩作家身上沒有學到深邃和趣味議題的挖掘能力,他們只看到:「前輩好像有些質疑和批評台灣運動的文章,就會有很多人看、很多人討論。」於是他們走上歪路,開始以謾罵,質疑為寫作主流。

4.為掃流量延伸的手段江河日下:毫無思想價值與求證過程,堆疊數據、影片、圖文的蒐羅彙整,外表看似豐富、內容空洞無神,甚至有從未看過比賽、從不入場,或從來無法親身訪談球星的人,都可以根據網路資料,憑空成文。尤有甚者,抄襲、剽竊、致敬文章,在內容農場全文盜轉,也無人管理,案例層出不窮。

閱聽人的責任:忽視,是對劣文作者最大的懲罰

上面這些現象,都是寫作者造成的歪風,但養成他們寫作習慣的人,其實是閱聽市場,寫作者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在流量掛帥的時代,他們憑藉何依據來操縱手中筆桿呢?是閱聽市場反饋的文章瀏覽量。

當他們寫了一篇劣文,被網友批判的體無完膚時,卻得到三萬人次的點擊收視,臉皮厚者就把挨罵這件事情拋在腦後了,他眼中只剩下點擊率,如同前面所述,寫作者心中的想法是:「不怕讚、不怕幹、就怕沒人看」很多人寫歪了以後,作品在讀者眼中明顯是「沒人喊讚,都在罵幹」,但他心中想的卻是:「還好,有人看」。至於被幹,那都是虛名,就好像浮雲一般。

會有這種大量走歪者的亂象產生,主要來自閱聽市場的促成,一篇劣文即使被罵得千瘡百孔、體無完膚,還是有人會邊罵邊看,於是有了流量作後盾後,讓劣文製造機更加肆無忌憚的發文。

這樣的亂象讓真正擁有深邃思想和實際見聞的優質作家,在闡揚運動美好的寫作道路上加倍崎嶇,他們有些可能礙於不擅於化繁為簡、包裝深度議題,有些是認識台灣閱聽市場的現況,最後,他們逐漸沉默,或者說,被閱聽市場沉默了。他們或選擇閉眼、掩耳和封筆,不再淌這個混亂市場的渾水,有的仍然持續筆耕,寫一些內容有深度價值,但卻乏人轉貼共享的好文章。

劣幣逐良幣,在哪裡都是一件很可惜的事,坦白說,這是市場篩選的結果,讀者的點閱就是市場機制,我常常說,對劣文作者最大的懲罰,就是不要看、不要理,當你認清一個作者或一個平台是專發引戰和爭議劣文的產生器,煩請連罵都不要罵,用你的漠視作為對他最大的懲罰,在瀏覽量掛帥的時代,那就用瀏覽量績效讓他下架;邊看邊罵,只是給予下次劣文的產生,製造養分而已。

image

文字工作者的劣幣逐良幣

過去兩年,我的作品中有四篇超過 10 萬人次瀏覽以上的專欄:

  • 陳金鋒的生涯故事、
  • 針對曹錦輝事件,為中華職棒辛勤的工作者說話、
  • 發表於 Yahoo 運動頻道,寫陳金鋒最後一年和國際賽故事、
  • 發表於天下雜誌獨立評論,從林智勝轉隊後的背號運用談職棒背號文化。

除了這幾篇爆量瘋轉廣為人知的專欄,過去我在職棒的屬地主義、商業模式、球星故事、制度改革、歷史文化的議題中,我和一群有理想的作家群,對於內容撰寫一直在長期著墨。

在林智勝背號文瘋傳的時候,有人說我針對 Lamigo ,其他球衣背號傳承問題都不寫,事實上,其他各隊的背號傳承問題,包含兄弟象的 17 號、統一獅的 17 和 18 號、還有 Lamigo 的 9 號、6 號等後續使用狀況,我們都有系列專欄在關注,然而當時同樣的分享管道傳遞,效應甚慘,少人重視、少人轉貼,直到這個議題的主角變為林智勝,同樣的宣傳管道一出,文章竟有爆量瘋轉的潛力,當我們持續關注這個議題的時候,其實沒人理會,直到這個議題以亮點球星作為外包裝,大家才注意到我們想說的話,大家沒看到的,不代表我們沒講,只是過去閱聽市場不想理會,因為偶發的爆量文認定為針對性批評,是不負責任的說法。

反觀一年多前曹錦輝「重返大聯盟」作文大賽、 今年葉君璋「故意四壞有違運動家精神」作文大賽,一群看笑話的閱聽大眾邊罵、邊看,衝高劣文大賽的瀏覽量,也養成新進部落客的寫作壞習慣,他們發現:「哇!只要往爭議人物、事件靠攏,只要罵,就是流量保證。」於是他們養成了無病呻吟、為反而反,胡亂造神吹捧的寫作格局,完全無法客觀看待各隊的努力和成就,也無法平衡報導各隊各項舉措造成的利弊得失,一窩蜂的反對文和無意義的謾罵文開始風起雲湧,把本來觸及率就低的深度分析和文化議題壓得更加暗無天日,劣文的流傳,把社群傳播搞得一蹋糊塗,讓閱聽者的民智水平永遠無法提升,也督促不了環境進步,因為劣文散布者本身的作品就不具備智慧。

尤有甚者,內容農場相繼湧入,一批見流量心喜者,大量抄襲剽竊優質專欄和新聞,全圖文盜貼,將他人心血化為自己求取瀏覽率換算稿費的亂象所在多有,篇幅短小、言之無物的塗鴉牆式專欄,刻意撰文供人謾罵,藉以吸引注目和瀏量,只要碰到爭議事件就順手插花,因為在他們的心中,台灣的閱聽市場就是會有人邊看、邊罵、邊賞流量,流量到手,亂寫隨我,這樣的價值觀深植這些人的心中。

image

 

全民發聲時代   執筆當為時代

最後,回到本文開頭提到的疑問,體育作家的責任到底是什麼?其實很簡單,就是闡揚運動的光明面,無論運動類別是中華職棒、SBL、HBL、台灣棒球、台灣籃球、NBA、MLB,精神都是一樣的,化繁為簡一句話:『傳達運動美好和提供進步解答的好故事、好文章。 』內容雋永經典、發人深省,幾年後回顧舊文,依然如醍醐灌頂,深覺能觀看運動賽事,真是無比美好的故事。

當我們撰寫、分享國內外聯盟制度、轉播權、商業利益分配、工會與聯盟的共同協議,我們的立場純粹希望這個環境更好,我們無意攻擊球團,更無意與死忠球迷為敵,更不是某些無知者口中的「反中職」,相反的,我們長年筆耕不輟,試圖傳達中華職棒所有應當永存的美好,正因為我們愛中華職棒到了極處。

我曾經寫過台灣棒球黃金世代的美麗與哀愁、寫過全壘打王父子兩代傳承的美好願景、我採訪過五個不同的中華職棒全壘打王,只為了比較他們邁向巔峰的心路歷程、打擊型態、打擊策略,了解棒球對於不同頂尖選手的意義,以及他們對環境的認知及感嘆,和對下一代投入職棒的誠摯建議。

我參加過工會的座談,寫過台灣棒球的制度如何柔性漸進、寫過肖像權的讓利可以讓勞資雙方多贏的建議專欄,我認識一群有理想、有志向的作家群,他們實地深入球場、任職於職業運動周邊產業和三級棒球偏鄉學校,他們用自己的腳和眼睛實地見證,只為了能詳實寫出少棒基礎訓練、寫出球星面對個人肖像開發的主見、寫出球星私下不為人知的善舉。

更有作者為了如實傳達台東少棒被颱風摧殘後的慘況,藉文章喚起外界關心和幫助,實地走進鹿野校園擔任志工,白天和老師一起胼手胝足重建球場,晚上幫小朋友補習課業,這些作品,都是令人珍惜的寶藏,這些文章儘管乏人點擊,但只要社會需要這些正念,就有其存在的價值,那怕有任何一個讀者,因為讀了你的文章有了一點收穫,那就是體育圈的正面力量。

我知道這篇文章的瀏覽量肯定不會太高,因為這文章不談陳金鋒、不談林智勝,沒有全猿主場、也不談運動家精神,不談崇越要不要加入職棒,更不談曹錦輝和王建民,但就如我上面所說,只要有任何一個寫作者和閱聽人,透過這篇文章了解寫作執筆的責任,和閱聽人點擊篩選時的責任,那這幾千字的嘮叨,就稍微有了一點價值。

在社群媒體互動發達的時代,傳統媒體寡占市場、單向傳遞資訊的時代已經到了轉折點,在社群和新平台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發聲筒,只要掌握良好平台就擁有話語權,但當新生代「文字工作者」揮毫撰寫體育專欄的時候,別忘了過去媒體前輩們撰稿時的基礎精神,「實地走訪與查證」,對自己寫下的每個文字負責。

如果不實地訪查台灣各球場周遭環境的風情,如何坐井觀天,說服大家屬地主義的落實是必須且成功的?如果無法實際訪談強打者九局下半面對最後一好球揮擊的心態,你如何揣摩頂尖球員克服心魔、揮出再見全壘打時的心路歷程是如何的峰迴路轉?如果無法因為你的文字,讓台灣運動圈和閱讀者擁有一些正向能量,那又何必曠日費時,提筆撰寫?

 

圖源授權:Twinkle 一瞬之光法老的攝影視界SportShot!何小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