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職棒近卅載的歷史紀錄中,各球隊大概很難找到如 Lamigo Monkeys(含前身 La new熊)這般球衣變化頻繁的球隊,從 2004 年 La new 熊建軍,到 2011 年北遷化身 Lamigo Monkeys 至今,14 年隊史已出現多達近 50 款以上的球衣,在熊猿行銷史系列的最後兩篇文章,就透過圖文回顧一下這支球隊的球衣演化史吧。
中華職棒近卅載的歷史紀錄中,各球隊大概很難找到如 Lamigo Monkeys(含前身 La new熊)這般球衣變化頻繁的球隊,從 2004 年 La new 熊建軍,到 2011 年北遷化身 Lamigo Monkeys 至今,14 年隊史已出現多達近 50 款以上的球衣,在熊猿行銷史系列的最後兩篇文章,就透過圖文回顧一下這支球隊的球衣演化史吧。
(圖源:友人提供)
佛要金裝,人要衣裝,球衣是職業球隊的視覺門面,也是促進營收的重要品項,從 2012 年底, Lamigo 著手架構週末主場 Party 雛形後,就開啟了 2013 年後至今未歇的一系列瘋狂球衣商戰。
熊隊的時代,在 2010 年球季結束後畫下句點。本文開始,就要進入到桃猿的行銷時代了。 桃猿隊的成功,和經營主場有很大的關係,La new/Lamigo 的主場經營和落實屬地主義,也是分階段性完成的。
隨著囧 T 的存貨出清,熊隊行銷史也邁入下一個階段,我管它叫「作出市場差異期」,這段時間,La new 熊隊無論在球隊戰力組成、管理營運方針和行銷團隊的開發運作,都表現出明確改變和較固定的方向,漸漸作出有別於他隊的明顯差異化,這段時間讓熊隊從中職市場異軍突起,也奠定未來成為品牌的基礎。
這個新系列要來講古,講的是球隊歷史,但與球場上的戰史關聯不大,而是著重於後勤部隊(就是行銷)的演變,歷年行銷的進程,內容偶有提到球員,但只重點提及他們與行銷活動的關聯,整體內容是以行銷為核心,因為這是職業運動中很重要但鮮少被人完整記錄的環節。
很難得在例行賽最後階段,能有這麼峰迴路轉、比賽內容又讓球迷大呼過癮的例行補賽,因為 Lamigo Monkeys 和統一 7-11 獅必須鏖戰到例行賽最後一戰,才能決定季冠軍花落誰家。
有些球員,離開職棒愈久,反倒讓你愈想念,尤其當他過去效力你真正熱愛且打算一輩子支持的球隊、而那位球員,又恰巧是你愛上那支球隊的理由時,這種棒球初戀,總讓人一輩子難忘。
2017 年,中職各隊總教練陸續有新話題,前有中信兄弟總教練史奈德、統一獅代總教練黃甘霖分別傳出隊上有土、洋教系統磨合問題、後又有去年冠軍教練葉君璋因富邦悍將戰績低靡,被質疑個人執教能力的熱議話題。放眼各隊總教練,今年最順利的,莫過於 Lamigo Monkeys 的洪一中總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