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篇張廷玉退休前犯的重大職場錯誤專欄中,曾提過他的老闆乾隆皇帝,這位自負人生完美的「十全老人」,是個充滿矛盾又富爭議的皇帝,他天資聰穎、好學勤政,博覽群書又能經世致用,在借鏡歷史經驗、應用於自身領導統御及企業管理上可謂淋漓盡致;但在他領導下航向盛世榮光的大清政權,最後也毀在他「國際觀嚴重不足」的這點上。
幹古諷今
卓子傑:你不知道的「隋代張騫」──比老闆多想一層,也許就是你成功的關鍵!
在前次專欄〈為什麼唐太宗手下出能臣?〉一文中,曾提到隋唐時代的名臣裴矩,因應不同上司的氣量,呈現截然不同的職場道德觀,也因迎合隋煬帝的好大喜功不加勸諫,間接造成隋朝迅速覆亡,讓自己在史書的評價大打折扣。
為什麼唐太宗手下出能臣?想有得力的下屬,你就得先當個願意傾聽的老闆
我對古人的職場故事一直很有興趣。為什麼?因為那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職場。
那些現代的「禰衡傳人」──也許你不是懷才不遇,只是傲慢過頭!
應該不少人讀過唐代詩人崔顥被譽為千古絕唱的名作《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過去讀此詩時,就對「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二句所用典故很感興趣,尤其是鸚鵡洲背後的主人公──禰衡。崔顥用禰衡的遭遇,抒發自己「少有才俊,但官位不顯」的心事,也讓千年以降的失意士子們登臨感懷,深有共鳴。
諸葛亮怎麼找到好老闆?看古代新鮮人的求職智慧
三顧茅廬,是東漢末年劉備與諸葛亮這對千古君臣知遇的佳話,諸葛亮也因此成為千百年來中國士子心中對邁向仕途、一舒胸中抱負的理想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