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科技已廣泛運用於美國職棒,台灣雖處在推廣階段,但從學術單位、國家研究機構到民營企業,有一群致力於推廣運動科技的拓荒者們正辛勤耕耘,努力讓運動科技在國內職棒開枝散葉。
今年初中職裁判訓練也融入運動科技,用電子好球帶讓主審觀看影片檢視判決正確性,後續也依此提升春訓和賽季進行間,主審好球帶判斷訓練和檢定,藉此提升好壞球判決精準度,有效提升比賽品質。
此外,運動科技被期待的最大效益就是提升場上運動員表現,例如透過運科解析揮棒打擊動作、用大數據找出如何創造最有力量的揮棒、擊出更多容易形成安打的有效擊球等等。
也不乏職棒優秀打者初次接觸運動科技,透過儀器檢測揮棒數據,以林益全為例,在轉戰統一獅初期他曾陷入低潮,當時接觸運科的初衷是先用數據驗證自己的揮棒沒問題以求心安,沒想到儀器檢測以後發現他當時的揮棒確實有點問題。
貝斯沛拉棒球學校讓林益全密集揮棒一百次,過程透過高空攝影拍攝揮棒軌跡,累積畫面後格放,透過系統取得這些揮棒的數據,再丟去跟資料庫裡美國職棒小聯盟的數值做對比。小聯盟有累積將近20年的數據量,統計出打者以怎樣的揮棒仰角才能有較好的擊球品質,更容易形成安打。
根據測試結果,林益全當時的揮棒仰角不太穩定,測試中有30顆仰角良好的擊球、10幾顆仰角過高、10幾顆仰角偏低,從測試結果來看,擊球不良仰角的比例偏高,揮棒品質不穩定,因此才會在實戰擊球中有時切成飛球、有時候一直滾地,本來測試只是為了證明技術面沒出問題求取心安,結果一測之下真的發現問題,能夠快速做出調整應變,算是意外收穫!
運動科技在台灣仍處於萌芽階段,檢測結果可以由專業人員說明,但球員聽過後要理解仍需很長的消化過程。2023年最後打進台灣大賽的兩支球隊味全龍跟樂天桃猿,其實先後都已經採用運動科技輔助,兩支球隊在激烈競爭的賽季中能夠脫穎而出,運科的輔助必有其功效。
既然有幫助,為什麼在中華職棒還沒普及化?一是硬體問題,累積數據的科技設備需要成本,也還沒有在台灣所有球場普遍架設,這點需要與時俱進;二是人才問題,也就是專業術語的轉譯者,這個人不只需要理解運動科技,還要能兼通「球員實務」,他要懂球員語言和實作,才能在解讀數據、發現問題後,用球員聽的懂的方式,讓他們在練習或比賽時做出調整,能兼容兩者的人就會是中華職棒新世代的教練人才。
以往傳統訓練模式下,教練說選手打到「倒棒」,但沒有數據可以跟選手溝通,選手也不知道怎麼調整比較好;現在有運科輔助,可以檢測後用數據呈現揮棒狀況,再以數據溝通,透過修正後的訓練,反覆檢測揮棒有無回到正確數值。
運動科技在台灣的接受度高低,取決於球員是否願意接受,也取決教練團是否能與時俱進,此外還需轉譯媒介做為傳統與革新的橋梁。教練團和選手都要能敞開心胸共同熟悉這套系統,分項教練在執導選手時也要習慣用運科語言在執教時靈活運用,才能幫助選手改進缺點,這些都是環環相扣的。
原文首發於:《職業棒球雜誌 》2024.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