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書摘《外野無雙:詹智堯》金手套守備心法

職棒菜鳥年詹智堯就拿下首座外野金手套獎,但以他如今的標準來回顧,他對自己在二○○九年的守備其實並不滿意。若以旁觀角度來評價二○一二和二○○九年兩個時期的詹智堯,其守備能力確實有顯著落差。

「二○○九年不只憑藉感覺在打擊,在守備上也是吃天分,主要是靠腳程優勢在彌補判斷經驗的不足,第一次獲獎的技術含量不夠高,守備觀念也不比後期,而且那時票選的媒體前輩對我新人年美技表現多的印象很深,應該也加了不少分。」

棒球守備能力的優劣評判,很難從傳統數據中一目了然,站位精準、守備範圍大的野手,能夠追到球的機會更多,增加額外守備機會的play沒能接到會被記為失誤;反之若野手站位不準、守備範圍狹小,常目送打者敲出超越自己防區的輕鬆安打,帳面上反倒不會記錄野手任何守備失誤。

「十幾年前臺灣剛引進很多新觀念,當年是比較少研究打者習性、針對落點作分析站位的年代,二○○九年其實很多球是打者打出去後,落點跟我一開始的站位落差很大,那些球後來都形成安打,所以表示我當時的守備範圍比較小,我只有在自己的速度所及範圍內盡可能的接球,然後在這些處理當中很少出現瑕疵,美技多、錯誤少,所以拿到金手套。其實仔細看的話二○○九年我整季守備機會才一百多次,雖然失誤只有一兩次,但是因為站位不精準,所以很多沒站到打者慣性落點送出去的安打。」

詹智堯在猿隊現役時期,除了自身守備經驗日漸豐富外,臺灣職棒逐漸走入數據棒球的蓬勃發展期,加上社群媒體推波助瀾,資訊傳遞量大而快速,國內職棒科技分析技術與時俱進,讓外野手除了經驗法則外,落點分析也有更多數據資料可供參考。

「二○一二年起,因為經驗變豐富了,對打者落點分析也比較精確,我的站位變得更精準,增加大量的守備機會,二○一二到二○一五年我每個球季至少都有二百二十個守備機會起跳,守備的涵蓋範圍變廣,也增加很多把打者安打沒收的機會,已經不是從前那種傻傻站位、目送守備機會變成安打球的外野手了。」

除了打者習性會影響站位以外,不同比賽情境如:壘上有人、出局數不同、好球數不同時,打者也都有不同的應變打法,這些經驗都記錄在詹智堯的腦海裡,所以守備的站位判斷比以前好。例如兩好球以後,有些選手的打擊力道會以碰到球為主,這時候球的落點會比較前面,如果這時還在初始站位,球就很容易形成落在身前的安打。

只會死背打者習性絕對不足以應付棒球場上千變萬化的戰況,要想要百戰不殆,除了知彼、更要知己!「自家投手當天的狀況也可能影響對手的打擊落點,假設今天投手球速較快,右打者出手可能會把球帶得更進來,推打到右半邊的機率就會變高。掌握打者習性後要再綜合比賽情境去融會貫通,才能以此決定你當下站位要怎麼移動,用經驗積累幫助自己增加守備範圍,才不會永遠靠天賦、憑腳程在彌補判斷上的不足。」

「打者習性」的腦內筆記

因為長年對戰加上用心記憶,各隊主力打者的擊球習性詹智堯都熟稔於心,在他現役年代中華職棒長年只有四支球隊,各隊主力、強打就是那些人,每年對戰場次多,加上長年對決,只要自己也是主力野手常常上場守備,各隊主力的打擊習慣就會銘記在心。

「比方說對戰恰恰(彭政閔)、(高)國慶,他們的特色都是比較明顯的,恰恰是打反方向著稱,所以落點會朝中右外野;國慶他應對直球常打右邊、應對變化球常打左邊,雖然不是絕對,但是長期觀察以後確實有很高的機率他們會這樣打,另外像(王)勝偉,他的打擊方向就比較朝向中右外野,各隊主力打者的擊球方位和距離,長期對陣下來都會在我心裡留下印象。守備教練也會畫落點圖,像樂天因為從日本聘請情蒐,製作落點圖的硬體更完備,內容更細緻完整,打擊習性、球數狀況、拉打推打的機率,都可以做分析。這幾年開始各球隊其實都陸續設置科技部門,可以把這些習性量化給選手做參考,再加上優秀的野手本身就具備豐富的經驗,經驗加上數據輔助會更有效率。」

站位主要是輔助外野手增加守備範圍,結合當下情境,如果投手球速沒到很快,拉打機率會變高;投手球速快的時候,打者球帶得比較進來,推打反方向的機率比較高,投手狀況會成為站位時的變因。基本上,站位先以該打者最常見的習性為主,再根據投手臨場狀況、好壞球數、比分、出局數等情境做微調,可能只是一兩步間的移位差距,但就是這毫釐之差影響最後你是不是能夠順利接殺。

外野手的賽前預習:天候觀測

「守備的時候,透過觀察球場旗幟飄揚的狀況來了解球場上空的風向,有時候你覺得你場內所在位置沒風,但其實球場上空的風卻很大,這樣判斷飛球時可能會有落差,處理外野飛球主要還是要看球場高空的風,觀察旗幟可以概略得知風向和大小,如果旗幟顯示球場大逆風,那處理相同的外野高飛球時,站位就要往前移動一點。」

除了風向之外,天色變化對於外野守備而言是另一項考驗,在日落前將暗未暗的天色下比賽時,會增加外野手的守備難度。

「在這種天色下,要記得球打上來的時候眼睛從頭到尾不要離開球,就算真的球被天色吃掉,如果眼睛有盯著球的動向,可以循該區域和球移動的方向持續找,並藉由不同位置的隊友發聲提醒,盡可能把球找出來;如果隊友看得到並接得到,他也明確喊聲了,那也可以讓給隊友去接,天色球就是憑經驗、感覺還有隊友的幫忙。」

外野手的賽前預習:場地考察

每天賽前詹智堯會先看當天外野草皮的長度,如果草皮太長,球的滾動會比較緩慢,如果草皮比較硬,彈跳會比較快;另外他還會看草皮的濕滑程度,在下雨天比賽的時候,草皮濕軟有時候球打進去會造成球定竿不反彈,這些場地因素都會影響外野手處理球的時間長短。

球場硬體中,全壘打牆也是詹智堯留意的重點項目,臺灣各球場的外野牆面組成都不太一樣,有些全壘打牆有軟墊,也有局部是不同材質,像新竹球場全壘打牆下部是軟墊、上部是網子,球打到全壘打牆時,要看球打到哪個區域,不同材質會有不同的反彈路徑,如果打到上方的網子力量會被吸收,反彈幅度很小;牆面如果有廣告帆布,反彈程度也會比直接彈到軟墊上更小。

「有些球場的全壘打牆,軟墊沒有完全覆蓋牆面,牆和地面的接觸區域有縫隙是水泥材質,球打到那邊容易卡住、如果沒卡住,打到水泥面則會快速反彈,這些都是硬體組成不同造成的狀況。」

每個球場不同全壘打牆的高低,則會影響外野手守備站位選擇。

「像臺中洲際球場的全壘打牆較低,牆邊飛球有機會拚接殺,外野手在深遠飛球時的站位就會比較貼近牆面;而高雄澄清湖球場和新莊棒球場的全壘打牆比較高,即使你想拚接殺也跳不了那麼高,所以同樣的外野飛球,外野手站位不會貼近牆面,反而會站在牆後等待反彈球,若是照常貼在牆面,倘若飛球撞牆反彈,反而會離外野手愈來愈遠,後續需要花更多時間去處理。」

外野手的隨堂測驗:留意布陣指令

「打者上打擊區時,場上守備布陣會有變動,有經驗的外野手能自行判斷站位最好,但也要留意場上局勢的變化和教練團的指示,剛開始站的位置若是跟教練團不一樣,後面就以教練團的指令為主。」

有時候外野手憑藉打者習性的腦內記憶站位,但教練團下達的指令則會更貼近當下的戰局現況。比方說二壘有人的時候,外野手認為應該防堵被打到身後形成長打所以站得比較後面,但教練團手邊可能有對戰數據,判斷當時打者形成長打的機率不高,希望縮短外野手回傳距離,以防範短程安打後傳球不及的失分,就會下達指令讓外野手趨前。

「選手和教練團都有經驗,但是不同資料在手,解讀比賽還是會有差異;另外像天色不同,當下如果你站位布陣只憑藉打者習性,卻沒注意到天色變化,教練跟場上的隊友也會發出提醒,幫助選手能夠更精準的作戰。」

從對手擊球瞬間的方位仰角判斷、站位及速度疊加的遼闊守備範圍、路徑簡潔的追球移位,到確實接捕後的精準回傳,詹智堯從二○一二年起締造金手套獎四連霸,成為總教練心目中無可取代的頂尖外野手,他在中外野行雲流水的守備能力不僅是他穩居先發的本錢,更被他用心昇華為一門匠心獨具的藝術。

原文首發於:《職業棒球雜誌 》2023.0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