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桌遊面面觀:卡牌篇

棒球桌遊擁有源遠流長的歷史,在二十世紀初期就有相關產品問世,近年廣受歡迎的3D野球盤雖然極具動態娛樂性,但若論能完美兼容戰略鬥智、選手數據、投打特性與收藏價值的桌遊,仍以棒球卡牌為首選。

棒球發源地美國在60年代發行的《Baseball Strategy》卡牌遊戲頗受好評,但因未有MLB官方授權,所以卡牌上選手皆為虛擬,對長期關注職棒、於選手特性瞭如指掌的玩家而言,難免少了些專業運用和收藏樂趣。

image

2000年,以集換式卡牌遊戲《魔法風雲會》風靡全球的威世智公司(Wizards of the Coast),在被孩之寶(Hasbro)玩具集團併購後,隔年將商品線延伸至體育項目,威社在千禧年推出棒球卡牌桌遊《MLB Showdown》,以選手卡牌套組、戰術卡牌套組加上20面骰子,掀起一波桌上棒球熱潮。

一如《魔法風雲會》卡牌的集換調性,基本款選手、戰術卡牌套組能威壓對手的機會並不高,獵取頂尖明星卡和戰術卡加乘才是王道,充分滿足高課金玩家化身豪門球隊總管的收藏樂趣。

遊戲起始先由投手方擲骰一次決定誰佔優勢,若投手方佔優,則由投手再擲骰一次,並依骰數對照投手卡牌上的數值區段,決定本次投打對決結果;反之若打者佔優,則由打者擲骰,並以打者卡牌上的數值區段決定對決結果;強力數值球星卡就像大魔王,可增加佔得優勢的機率;比方說持有控球能力+5的王牌投手,投手初次擲骰擲出10或以上的數字,加上控球則為15,幾乎超過所有打者卡牌上的最高攻擊指數取得優勢地位,則後續對決勢必由投手擲骰,並依投手卡上的數據區段決定打擊結果,強投牌面上的數據造成打者出局的機率高達八成,在遊戲設計中將「選手特性」與「卡牌珍稀度」做出高度連結。

這款MLB卡牌遊戲從千禧年發售後雖風靡一時,但仍然難以追比《魔法風雲會》橫跨廣大年齡層的市場收藏商機,最終在2005年熄燈停售,但其簡明玩法且與棒球數據高度連結的調性仍然堪稱經典之作,在停產超過十年後,2013年在仍有玩家參與該遊戲的全國錦標賽。

image

 依投打特質、守備差異,投手隨局數增加降低體力,並結合該年球員表現來決定能力值,完美兼容棒球運動重視數據研究的調性,是棒球卡牌遊戲的魅力,即便進入3C年代,遊戲設計逐漸被電腦程式取代,移植到實況野球、全民打棒球、棒球殿堂等手機遊戲當中,但其基本概念仍然源自於棒球卡牌的原始設計,只是以電子遊戲的聲光效果包裝呈現而已。

雖然紙本桌遊逐漸隨數位時代來臨而式微,但卡牌桌遊仍是唯一能結合棒球益智和球卡收藏特性的遊戲,一卡在手樂無窮的滿足,始終是電子虛擬商品難以達到的感受。

在兩聯盟分立的年代,中職和那魯灣都曾推出過紙牌桌遊,雖然如今不再推陳出新,但仍有許多玩家將當年的卡牌視為球員卡珍藏。

在節制使用3C及復古懷舊的思潮逆襲下,台灣桌遊風氣近年又漸盛行,隨著職棒蓬勃發展,現在重啟卡牌遊戲的收藏市場未始不是一個好時機,無論是官方發行或授權遊戲公司開發,每年推出固定數量的基本款套組,特殊球星卡和戰術特卡採編號限量隨機抽取式販售確保價值,並由遊戲公司定期舉辦錦標賽和卡牌交易大會推廣;這類商品開發成本低、收益高,既能促進棒球討論風氣、宣傳職棒形象,更可激發遊戲卡收藏熱潮,拓寬消費市場,可獲得有、無形收益遠高於其開發成本與難度,期待在聯盟擴編、各隊紛紛挹注大量資源經營的新時代中職,能再有經典卡牌桌遊粉墨登場。

原文發表於:職業棒球雜誌2020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