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運動文物展覽中,除了選手使用過的球具、歷年球員卡、公仔和曾經有過的歷史報章雜誌紀錄外,獎盃、獎牌和優勝錦旗,絕對是展覽品中最為耀眼的品項,也是選手榮光最直觀的見證。
在先前展館主題專欄中,曾提及的紅葉少棒紀念館,館藏中有過去小選手獲獎無數的紀錄,當然也有征戰四方後斬獲的冠軍獎盃和少棒聯盟頒發的優勝錦旗;談到學生棒球的世界冠軍,過去在比較愛亂花錢的時代,我曾機緣巧合收購到與此有關的收藏品,就是威廉波特冠軍的紀念獎章。
上圖的獎章為1969年台中金龍少棒隊在美國威廉波特世界少棒錦標賽中,為中華民國奪得首次世界冠軍的紀念獎章,這是在金龍隊奪冠後由「金龍少棒之父」、時任金龍少棒隊管理的陳慶星先生贈送給當年所有奪冠成員的,獎章上頭除了刻有象徵金龍隊的威武雙龍浮雕外,還有彩色的青天白日滿地紅中華民國國旗,設計古樸又細緻,更能反映當時台灣三級棒球奪得世界冠軍、造成萬人空巷的歷史背景,非常具有時代意義。
個人收藏中另一項能反映時代背景的紀念獎章,是三級棒球的三冠王,台灣三級棒球自1969年台中金龍隊首度參賽勇奪冠軍以後,從1974年至1991年之間,曾經六度在LLB世界棒球錦標賽中同年奪得少棒、青少棒、青棒項目的冠軍,成為俗稱的「三冠王」。1978年,由屏光少棒隊、榮工青少棒隊、中華青棒隊第三度奪得三冠王後,曾經製作並頒發紀念獎章,一式三款分別以金、銀、銅三色,象徵三級棒球皆能勇奪冠軍的榮耀;但令人十分感嘆的是,在那個時空背景下被塑造成英雄的小選手們,後來許多人的生涯發展並不順遂,導致像這樣過去代表其榮耀的紀念獎章,最後只有被轉賣變現的結果。
此外,在先前提及的台中興農牛隊史紀念館中,有興農牛隊在2004-2005年奪得二連霸的中華職棒總冠軍盃,以及時任興農牛副領隊廖昌彥先生建議楊天發老闆為選手打造的古銅色冠軍戒指、以及楊老闆額外再贈送給奪冠班底們的冠軍紀念金幣,金幣上有興農企業的商標,這是在冠軍榮耀之外,額外給予選手的尊榮與表彰,也可以看得出當年楊老闆對於球隊的用心。
除了冠軍獎盃、冠軍戒指和紀念金幣之外,興農牛隊史館還珍藏了過去隊史選手達成偉大里程碑時在攝影時所用的紀錄看板,例如強投勇壯的中職百勝、東哥黃忠義成為中職生涯安打紀錄保持人、及森林王子張泰山超越林仲秋成為中職生涯全壘打紀錄保持人的紀錄看板,都有完整留存。
2014年舉辦的棒球英雄展中,曾經展出旅日選手陽岱鋼的金手套獎,這座金手套獎是台灣旅日野手的第一座,同時也有他在2013年以47次盜壘獲得盜壘王的紀念金靴獎座,在展場櫃位上方的聚光燈照射下,顯得格外耀眼奪目。
在中華職棒中目前能夠展出的獎盃,當然主要仍是鍾孟舜老師在職棒元年所設計的古銅色手執棒球的獎盃,主要採古銅色獎身搭配木製底座的經典配色,大聯盟也有類似配色的獎盃,如年度最佳新人即是;此外就是過去曾經每年贊助中職歷年銀棒指數最高者的路易斯威爾銀棒獎(Silver Slugger Awards),還有就是2018年賽季結束後首度採用的新金手套獎盃。
說起中職新採用的金手套獎,其實也有點意思,今年雖然獎盃首次亮相時曾因贊助商Logo位置置放於獎身手套正中,置入過於商業化影響美感,進而遭到球迷非議,但聯盟願意開始採行多元獎盃設計的作為依舊值得肯定,同時,在正式頒獎典禮上,我們可以看到獎盃已然從善如流地做出微調及改進,外型與國外的金手套獎外觀已無太大差異,未來也可以再進一步嘗試於底座部分採取雷射雕刻,刻印出得獎選手的雷射個人肖像,讓獎盃質感更為加分。
獎盃是選手的光榮勳章,也都留有獲獎時代的歷史痕跡,經典雋永的設計風格,可以永久流傳後世,在作為文物展示的時候,不妨嘗試多著墨獎盃設計的理念陳述,和得獎時代的背景及選手故事,透過導覽員或互動式電子解說、或於官網介紹不為人知的逸事,更能讓球迷了解運動文化的迷人之處。
Photo credit:作者自行拍攝、職棒文物收藏家德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