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垂丹青  談球員外號的誕生

 

在不同時代,具備獨特風格的球星或組合,常會有如雷貫耳的外號相應而生;隨著球員生涯終結,伴隨這些傳奇球星度過生涯的著名外號,也都將隨著他們一起名留青史。

 

一個響亮的外號,從誕生、發酵到流傳過程中,傳媒、行銷人員和球迷們都扮演關鍵的催化作用,很多著名外號的起源,是體育記者的天外飛來一筆;有些出自球賽播報員的急智靈感;有些則是社群論壇中閒聊球員的集體創作;還有一些,是球團行銷無心插柳的創意結晶。

 

 

80年代效力於奧克蘭運動家隊的兩大重砲José Canseco和Mark McGwire的連線,曾有霸擊兄弟(Bash Brother)的封號;2012年,鄰近的NBA金州勇士隊,在一場比賽中射手Stephen Curry和Klay Thompson半場聯手投進7記三分球後,球團社群行銷人員在官方推特的分享文末,加註了一個主題標籤–「#浪花兄弟」(#splashBrothers),隨著兩位射手成為聯盟頂尖球星,這個7年前無心插柳的貼文巧思,如今已成為勇士隊黃金後場組合的經典代詞。

 

 

這就是為何「文采」與「創意」對運動媒體及行銷從業人員是重要特質的原因,過去雜誌和專刊的徵才中,常見到「中文系優先考慮」的但書,為何不是新聞、大傳而是中文系?因為採訪、編輯能力可以在實戰中快速成長,但用字精準、詞章優美不浮誇,採訪同樣的人物、事件,能夠躍然紙上、引人入勝,具備良好文學底蘊是一大優勢,而且這並非一蹴可成的專業。

 

 

為了闡述自己喜愛的棒球,過去許多前輩搜索枯腸、反覆推敲,如名球評曾文誠大哥有一個流傳許久的故事,過去在撰寫第一棒的報導時,為了把開路先鋒的打擊實境描寫得更為生動,他還特地上圖書館翻看《三國演義》,並引述部分橋段,才把兩軍對峙、先鋒臨戰的肅殺氛圍鋪陳而就;曾公本身即是中文系出身,也是在作品呈現上最能兼具專業素養及斐然文采的典範。

 

 

正因這些筆耕不輟的棒球寫作先驅,很多耳熟能詳的球星外號才會水到渠成般誕生,例如陳義信、涂鴻欽、黃平洋和謝長亨等四位超級強投的「四大天王」,兄弟象王光輝的「萬人迷」……等等,都是在職棒雜誌文字工作者的妙筆下一一問世。

 

 

朗朗上口的球員綽號,不僅讓球員走闖江湖鶴立雞群,更是球團行銷宣傳的一大利器,在各國職棒也逐漸形成商品及文化,近年球員外號更一舉躍上球衣,像桃猿隊從2014年起就固定在熱身賽期間讓球員著外號球衣出賽,開中華職棒之先例;美國大聯盟也在八月份的球員日推出期間限定的外號球衣,開放讓球員揮灑創意,例如紐約洋基隊明星外野手Aaron Judge,由於姓氏Judge的意譯就是法官,所以他在球衣上的姓名欄位特別繡上「All rise!」(全體肅立),代表法官開庭時,警衛要求出庭人員肅立以表尊敬,這樣的外號球衣不但創意無限,更顯霸氣外露!

 

 

從人間機關車、東方超特急到亞洲巨砲、從飛刀手、屠龍手到金臂人;從森林王子、火星恰到台灣巨砲,從棒球情人、悍將神全到柏融大王,每個世代有每個世代的經典外號、這些風格各異的暱稱,反映出不同的時代背景與球員特質,更是歷來運動文字工作者的巧思匠心,在球員們高掛球衣後,和他們一起進入名人堂的將不只是數據及獎項,現役時期曾被球迷聲聲呼喚的傳奇外號,也將伴隨他們的功業永久為後人所銘記。

 

 

讀到此處,不妨閉上眼睛細細回想,在你的棒球世代裡,哪位球員的外號讓你最為難忘呢?

 

(原文首發於《職業棒球雜誌》2019.0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