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壓力的比賽,看來就是舒暢,或許球員們打起來也是,2/28 台日交流首戰(日本稱為「侍 Japan 壯行試合」),在小久保監督的臉上,我看到滿滿的緊繃感,而我總覺得主審的好球帶有些微妙,低角度進壘點的好球尺度,似乎更偏向日本隊一些……無論如何,中職聯軍並不需要以此作輸球藉口,因為他們贏了。
8:5 的比數!贏得絲毫不僥倖,六局中職聯軍就以綿密火網豪取八分!這跟近二十年來台日對決的打者表現,絕對是迥異的面貌,更何況,今日對手是以「世界一奪回」為目標,傾日本職棒多年、多方之力共同打造而成的「侍 JAPAN」國家隊。
在這場比賽過程中,腦海屢次浮現昔日比賽畫面,那是 2006 年亞洲職棒大賽,當時中職冠軍 La new 熊隊靠林智勝砲轟林昌勇一發直擊竹中工務店廣告看板的超大號全壘打,險勝韓職冠軍三星獅,將於冠軍賽二次對決當年日本一得主—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
當時火腿主力投手陣容擁有怪投武田勝、中繼王武田久、救援王麥可中村,還有旭日東昇的超級王牌—達比修有。在 2006 年亞職第四戰,熊隊初次對決火腿,武田勝犀利的變化球和控球壓制下,熊隊全場僅敲出四支零星安打,靠曾豪駒的陽春砲得到一分,最後火腿以 2:1 勝出,武田勝壓制八局、中村麥可完美收場,一分的差距雖小,但結果非常巨大,因為台灣打線怎麼樣就是打不回來,這個戲碼,在冠軍賽中還會重演。
冠軍賽二度對決火腿,名聞遐邇的暴力熊打線碰上混血王子達比修有掛帥先發,職棒二年生達比修當年的控球未及如今優異,但斜肩出手外加動輒 152 公里的快速球、搭配曲球、指叉球多樣變化交替使用,讓熊隊打者一籌莫展,最後達比修八局無失分退場、中村麥可再度完美收尾,熊隊以全場掛蛋又一次吞下苦澀的敗績,火腿隊其實只得到一分,但就是這一分,暴力熊打線怎麼樣就是打不回來。
這個賽果,猶如每次一級國際賽台日對決的縮影,台灣先發投手會有驚豔演出,暫且壓制日本打線,但台灣打者面對日本王牌一片死寂,然後在後半段台灣後援投手登板以後砸鍋逆轉,這個戲碼相信大家並不陌生。
13 年前,台灣打者在國際賽只要碰上對方快速球時速超過 150 公里,打線有一半機率陷入沉寂,那也正是我們最仰望彭政閔和陳金鋒的年代;時光流轉,至今 7 年前,進步的台灣打者不再害怕 150+ 的速球投手,但控球準,進壘角度刁鑽、變化球犀利的投手,仍然是台灣打者的剋星。
近兩年來,中華職棒砲聲隆隆,成為名副其實的打者聯盟,然而每次打者有優異表現或大型紀錄,卻普遍被大家評價為「彈力球加持」,將打者的努力和進步以一言抹殺。
一個在台灣攻守俱佳的三壘手林智平,成績評價:彈力球加持、不是個咖、不配談高薪;一個創下四割、兩百安紀錄的王柏融,成績評價:彈力球加持、國內自爽紀錄。結果,在台日交流戰面對精銳盡出的日本武士隊,林智平單場四安打、在三壘防區守下關鍵分;王柏融開轟外加猛打賞,包辦三分打點,這雖然只是一場比賽,但也足以說明台灣打者的進步不容忽視。
在討論自家球員時,球迷習慣性從貶低出發,彷彿這般就顯得高瞻遠矚、與眾不同,彷彿這樣一來就不是盲從、不是拿短期賽勝利麻醉自己的深度球迷。
其實大可不必如此,真正的內行球迷,沒人會因為一場賽事的勝利認定總體實力超越強國,就如同日本人也不會因為拿過兩屆 WBC 冠軍,就認為自己凌駕在美國之上、成為新的棒球王國。
認清楚自己的缺點,痛定思痛去改進;而該給予的掌聲,不要吝惜給予,因為那是自己國家的球員。
我所言該認清的缺點,是台灣投手進步幅度不如世界列強的事實,台日交流首戰的中段,若非洋投賽格威技壓全場,後段戰況尚在未定之天;我所言該認清的缺點,是我們國家隊組訓制度多年來依舊雜亂無章、資源分散,各方派系各懷心事,讓國家隊組成永遠都是倉促成軍且充滿缺憾。
而我認為,最不應吝惜給予的掌聲,正是「台灣打者逐年進步」的事實。
2015 年世界棒球十二強賽,以中職為主體的中華隊,全壘打數是各國最多、打擊率、上壘率和長打率也在各國前三。而常被人酸記錄自爽的幾位球星如王柏融、高國輝、林益全,打擊率也都在 0.350 以上,更別提林智勝還是賽會全壘打王。這就是台灣打者的競爭力,包含 2017 年 2/28 的台日交流戰,這兩次比賽的用球都是國際賽規格,沒有任何彈力加持的問題。
遙想彭政閔三棒、陳金鋒四棒的年代,那些國際賽上我們曾經合十祈禱、仰望神蹟的時刻,雖然唯美,但卻令人心碎,因為除了那幾座高塔,我們實在無法奢望任何光芒。然而,在幾位台灣棒球黃金年代的巨頭逐漸凋零以後,他們過去曾帶來的信仰、勇氣及新式訓練,都已在新世代中逐漸開花結果,未來一級國際賽事開打前,對於自家選手的表現,不妨多給予一些正面評價和掌聲。因為雖然緩慢,但他們仍逐漸舉起新世代的火炬,並綻放更為耀人的光芒。
Photo Credit:自行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