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職社群討論間流行起一個詞,叫「相信小葉!」。在 Facebook 上還要特地加上#字符號才更潮,#相信小葉。
這流行語起因當然和富邦悍將開季以來的戰績低靡不無關係,全年至今 65 場比賽挨轟數已然破百,近三場更被桃猿狂轟 12 發全壘打,而自家打者卻一支過牆都難求。
原先寄望下半季重頭開始,能夠再造去年義大犀牛奇蹟的球迷開始不耐,大量檢討總教練、教練團、選手,甚至球團和行銷活動的聲浪傾巢而出,先有葉總教練是否過譽的討論,又有一連串「#相信小葉」開始出現在推文和留言之中,有些留言的心態,有人是真心支持、有的是反串,大多數人是隨人起鬨。
不管你是不是富邦悍將球迷、不管你說這句話是真心或是假意,不管你是否相信小葉,或相信小葉(會被換掉),關於富邦悍將,必須要認清楚的一個現實就是「這支球隊的體質很弱,而且短期內不會改變」。
坦白說,我個人並不相信中職有哪隊能稱有「投手再生工廠」能力,有些教練具有微調出手機制、改善控球能力的成效,那是有的;但中職四隊的投手戰力,基本上一直是在如下的相同模式中不斷循環。
- 三洋投輪值穩定否,決定牛棚是否過勞、
- 有爭冠機會球隊,當年投手有很大機會燃燒、隔年失速、後年墊底、
- 墊底球隊,投手因避開爭冠年燃燒,獲得休養生息機會、
- 每年季中選秀會持續補充到投手戰力新血、
- 一至二年後,原先殘破的投手戰力,再度復甦。
在這個循環中,各隊沒有一個教練是真有再生工廠的能力的,有的只有「休息再出發」、「補充新血」和「洋投救牛棚」而已。在 2009 年統一獅完成三連霸後,基本上再也沒有球隊能像統一和 La new 一樣,連續二至三年維持 ERA+ 破百的堅強投手戰力;相對而言,其實也沒有投手戰力獨弱超過三年者。
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 2014 年,義大犀牛當時的投手戰力是全聯盟最差,牛棚更被人評為「提油救火大隊」,當時另一支牛棚脆弱的球隊,正是 2017 年投手表現最好的 Lamigo Monkeys,而 2014 年投手表現最好的球隊,大家不知道還記不記得,其實就是近兩年被評為牛棚戰力最弱的中信兄弟。
聯盟四支球隊在 2014-2016 年因為爭冠情形各異,在投手戰力循環中出現戰力消長,14-15 連兩年無緣季後賽的義大犀牛,在投手群休養生息後出現戰力復甦, 2015 年有 ERA+ 100.4 的好表現,各項投手平均數據也僅次於聯盟投手戰力最佳的中信兄弟;而後於 2016 年,在葉君璋接手後的第一個完整球季犀牛的投手戰力在休養循環來到巔峰,以 ERA+ 111.7 的表現一枝獨秀,成為彈力球年代中唯一一支 ERA+ 破百的球隊。
鐵牛棚的優異表現,掩護了義大犀牛前、後段棒次的攻擊能力巨幅落差,更靠著上、下半季的特殊賽制得以挺進季後賽,一舉拿下總冠軍。
2016 年奪冠後,葉君璋總教練的聲勢如日中天,儘管當時仍有有識之士提出義大犀牛打線的弱點、選秀策略的失當和未來的隱憂,但也全被鋪天蓋地的稱頌聲浪給掩蓋。大多球迷都沉浸在冠軍的喜悅,面對弱點提示則多以不以為然的態度繼續高唱「防守野球萬歲」。事實上,葉總執教的能力在當時被部分球迷過份吹捧,此類捧殺方式在台灣已是老套路,但凡順境時捧得愈高,將來失敗時就把你摔得愈重,而且可能讓人一摔就爬不起來,被用上這套路絕非好事。
葉總教練的盲點,在於選秀結果呈現上太過強調球員的攻守兼備,但義大/富邦這支球隊近年來最大的隱患一直都是「不斷消失的長打」造成「攻擊效率的不彰」,在過去只有桃猿長打一枝獨秀的時代,義大還能仰仗四連星打天下,斷層劣勢與各隊相較尚不至於太過明顯;但近年重砲攻擊已然成為台灣棒球的主流,當義大在選秀中的方向導致打線體質逐漸失調的同時,三支敵隊的長程砲火是以倍速進境在成長,隨著富邦投手群陷入過勞及受傷的循環階段,靠銅牆鐵壁掩護打線爭天下的策略, 失敗也就成為歷史的必然。
在 2017 年,倘若富邦悍將真能如部份球迷口中盛讚的是個「投手再生工廠」,依然能延續 2016 年的好表現,他們現在的戰績說不定還是很有競爭力,也確實有機會再次掩蓋打線殘破的弱點。但很可惜,投手戰力的呈現,很明顯是大環境循環的結果,而非特定教練的再生功效。
至於打線,已經說過很多次了,從墊底擁有狀元籤時、從奪冠後被人當耳邊風時,到現在所有人都知道弱點何在,就不想再提了,有興趣再自行參考前作。
- 2015 年的季中選秀結果可參照:〈強攻狂守孰為重〉、
- 2016 年的季中選秀結果可參照:〈遠見者的悲歌〉、
- 2017 年季初〈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富邦悍將的打線辯證〉。
不管球迷輿論有多少人是真正的「相信小葉」,我個人無論如何是選擇相信,以管理立場而言,如果企業中有一位栽培數年的中生代經理人,他真正需要的歷練,是從挫敗中發現自己的錯誤,然後加以改變、進化;如果在他剛發現自己錯誤的時候就把他拔掉,企業過去幾年培養他的時間,所費的人事成本,就全部都放水流了。
順風順水時聽到建議,大多數的人都聽不進去;到慘摔一跤時,我相信葉總自己現在也應該知道問題出在何處。解鈴還須繫鈴人,給一個曾有戰功、又已經認清錯誤何在的經理人(總教練)改變的時間,會比直接找搞不清楚狀況就立即被推上前線救火的砲灰,更能解決問題。
富邦悍將打線體質的弱化,是從 2015 年的季中選秀決策錯誤開始的,那次決策包含高層的和教練的偏好,現在慘淡的結果絕非一天造成,想要改善也不會是今、明兩年就能立竿見影的。講白一點,如今的體質虛弱是誰造成的?那就由誰來負責調整改善,這才是真正負起責任的方式,富邦給予葉君璋 2+1 的複數年約,不只是奪冠後的獎賞,更是經理人容錯進化的彈性空間。
很多朋友覺得我很奇怪,2016 年奪冠時,多數人歌功頌德盛讚「葉總超神」的時候,我偏要出來提他的選秀盲點;當戰績真的跌落谷底,人人看笑話、打落水狗的時候,我反而跳出來幫他緩頰。
我只是覺得,要解決問題就該對事不對人,義大犀牛時代示範的「給經理人改正、調整時間太短」的惡果尚在眼前,短期內頻繁更換總教練絕非好事,一支球隊從步履蹣跚到意外奪冠;再到被請下神壇,認清現實再出發,經歷這所有過程的球隊舵手倘若是同一人,對於未來的階段性策略調整、長期發展朝正向邁進會有幫助,且經過的陣痛期會愈短、成功的機會也會更高。
對富邦悍將較為理性且聰明的球迷群而言很簡單,認清楚今、明兩年爭冠都沒太大希望,給球隊多一點耐心,並自行尋找支持這支球隊的亮點,就是必經之路。
儘管中華職棒只有四隊,但要扭轉球隊孱弱體質仍然不是一蹴即成之事,除非你有狀元籤那年的選秀中有蔣智賢、FA 有林智勝,然後你一次把他們拿到手,那你就可以像中信兄弟那樣迅速從投手大隊轉換成重砲部隊;不然就真的不要有過多不必要的幻想,然後在失望之餘又轉化為情緒化的苛責與無意義的謾罵。
當然,既身為球迷,本就偏向非理性、很難不帶情緒,期望愈高,失望反應就愈大,這都無可厚非;但別忘了,看運動賽事時「獲勝」的快樂只是價值的一環,從支持球星的自我要求和不斷進化中得到啟發、享受球隊在行銷活動、商品設計等細節質感的提升,並感受球團經營職業球隊品牌的用心,都是勝負之外更值得關注的細節。
在美國動輒 30 隊規模的大型職業聯盟中,那些萬年殿底並與冠軍絕緣的隊伍們,他們的球迷群也不是每天看比賽都愁雲慘霧……好啦,我說的就是我支持的奧蘭多魔術。當台灣球迷恨鐵不成鋼,殷殷期盼中職能像大聯盟一樣進步的同時,自己的觀念其實也要隨著進步才是。
中職只有四隊,其實重建的陣痛期已經比國外任何職業聯盟都要短很多很多了,進入季後賽、拿到總冠軍的期望值,應該沒有任何一個職業聯盟比中職更高了,如果那麼高的期望值還無法令你滿足,或許看棒球真的不太適合你。「贏球治百病」固然不假,但「非贏不看」就真的是有點毛病了。
文末,想幫辛苦的職棒工作人員說句話,無論是場邊的應援團、啦啦隊,或是幕後的行銷企劃人員。行銷活動的用心和球場上的勝負,雖然不至於到八竿子打不著,但還真的是兩碼子事,希望大家不要在戰績差的時候抹殺這些人的努力。
每一個被橫掃的週末,都有不同球隊的活動內容會被部份不理性球迷批判到體無完膚,但是不能把行銷和戰績分開看,是不聰明也不公平的事,不管球場上的勝負結果如何,行銷團隊都必須做好自己的份內工作。說:「打這麼爛了,還有心情辦演唱會?」請問一下若球隊什麼活動都不要辦,真的會更開心嗎?不辦演唱會了,球隊就不會被 4:24 了嗎?
球團的工作人員,無論再怎麼絞盡腦汁運籌帷幄、再怎麼聲嘶力竭的賣力帶動,都沒有辦法改變球場上的勝負,這種無力感我想球迷自己應不陌生,當你在場邊喊到燒聲而球隊還是一再被電時,你就會對這種無力感同身受,也就不會想在輸球的時候遷怒給行銷、啦啦隊或 DJ,勝負真的和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該給予的掌聲,不要吝惜去給予,這對於你真心喜愛的球隊來說,其實才是真正的支持。
Photo credit:友人 Parco Ten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