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將的華麗轉身

近年見證許多與自己同期的職棒選手陸續從選手生涯退役,這批82到86年世代的名將過去引領風騷十數年,璀璨生涯終究走向尾聲,有些人能以球隊基石的身分高掛球衣、光榮引退,也有人因球隊換血政策退居幕後,更有人因後浪卡位,最後選擇離開。

沒有職業選手能快速的意識到自己應當退居二線,尤其巔峰時期愈長、戰功愈是彪炳的名將,愈難快速體認到自己韶光不再的現實。作為超級球星,最難的並非善始,而是在帷幕落下前有一個圓滿的收尾,因為在職棒生涯後期,所有人都將面臨無可避免的身手退化困境、後起之秀強力卡位,以及球隊換血政策下的定位調整。

戎馬半身的傳奇名將,最後如何有一個華麗轉身漂亮收官?我認為必須要掌握四個重點。

第一,是對自己生涯的目標設定,首先是選手要知道自己想要打到幾歲,而設定此目標的前提在於選手對於自身身體狀態的掌握度夠高,有因應年齡增長做相對應的保養和訓練模式,職業運動員的最大資本就是身體,能有效掌握自己的身心狀況,才能設定一個並非好高騖遠的退休年限。

第二,是對客觀環境的瞭解。選手設定好自己的退休年限後,必須對當前的職棒客觀環境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尋求能讓自己打到那個歲數的舞臺。職棒是一個僧多粥少的殘酷職場,如果不充分了解環境狀況,即便自己身手尚在,也不見得能找到願意讓自己證明自身價值的舞臺。所謂觀察客觀環境,不是只看現階段所處球隊的競爭狀況,還要擴大範圍到其他球隊的陣容和需求,現行職棒一軍的隊伍數、各球隊陣容深度和競爭者概況、這支球隊迫切需求於加強哪方面特長的選手,唯有充分了解自身特長能為哪些球隊所用,才有更多進退空間和談判籌碼。即便幾經斟酌決定續留母隊,外部挖角者的存在,對於續留母隊的出賽數和薪資待遇都有更多談判空間。

第三,轉隊制度面的限制和代價高低。透過環境觀察,發現自己必須透過轉隊才能達成目標後,接下來就要選擇轉隊方式和對應的制度限制,例如宣告成為自由球員、或被放在保留名單外與他隊自由締約的方式;自由球員有年資和轉隊費、補償球員等門檻,對於外隊而言取得成本較高,而對於生涯步入尾聲急於尋求第二春的老將而言,透過放置於保留名單之外來轉隊會是一個低門檻的自由契機,也讓外隊保有用低廉成本取得快速補強的誘因,像近年的王勝偉、林智勝還有林益全,都是這樣的轉隊案例。

第四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選手要知道自己生涯尾聲的這幾年真正的目標到底是什麼!在多隊競爭下,無論選手選擇轉隊還是續留母隊,都必須明確知道自己棒球生涯最後想要達成什麼目標,是一筆為數可觀的退休合約,還是延續生涯堆疊更高成就?要憑藉外隊挖角來迫使母隊用較好待遇續留自己不予資敵,還是放棄較高薪資追求一個願意給予充分出賽數讓你證明身手猶存的舞臺?

即便用較高薪資續留母隊,也有高機率會是確定不會資敵後,母隊維持既定的換血策略,給予老將上場空間少之又少,雖然該年薪資夠高,卻因沒有足夠上場機會打出成績,再次蹉跎珍貴的一年後還是以帳面的低迷成績黯然退場;而後者雖然僅給予低薪,卻能用好用滿,讓老將充分證明自己寶刀未老,成績足以令各界心服,職棒生涯反而得以延續,締造更漂亮的結尾佳話。路怎麼走比較好?端看站在十字路口當下,選手對自己的生涯目標是否已經想得透徹了。

原文首發於:《職業棒球雜誌 》2023.0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