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棒球文學(下)

歐美文學中有眾多運動題材闡述體育競技的美感,體裁有小說、詩歌、戲劇甚至電影。臺灣運動文學起步相對較晚,70年代少棒的興盛,逐漸走入文學作品當中,文類則以散文和小說為主。

臺灣棒球發展和時空背景息息相關,文學軌跡亦然,從少棒熱潮做切入如廖咸浩的〈入侵者〉,以國族情感為軸,書寫臺東紅葉少棒歷史;李潼兒少文學〈龍門峽的紅葉〉,刻劃為國爭光背後殘酷的人性;類似題材還有張啟疆的〈胡武漢與我〉,記述紅葉王牌江萬行超齡冒名頂替胡武漢出賽的故事,令人反思勝利至上的觀念下,犧牲掉健全發展的運動家精神。

2005年九歌出版《臺灣棒球小說大展》,收錄小野、侯文詠、楊照、吳明益、林宜澐、劉克襄及上述提及的李潼、廖咸浩和張啟疆等九位作家的十篇棒球小說,皆為棒球文學一時之選。2013年九歌再推出《臺灣棒球小說風雲》,除上述前輩經典舊作,也開始收錄年輕新銳作家的作品。

運動出版品在上世紀八零年代以技術學習工具書為大宗,直至「曲爺」曲自立的NBA著作,將籃球場上球星對決以武俠小說風格撰述;「曾公」曾文誠以《三國演義》歷史筆法,把軍陣肅殺氛圍帶入棒球投打對決,不僅膾炙人口一時,也在文風做出突破,隨當時媒體進程用更普及的傳媒如報章雜誌等進入讀者視野,啟發次世代的心靈,也拓展了運動書寫發展的無限可能。

野球人出版年代曾公著作之豐無須贅述,同時期籃球亦有麥田出版社的運動家系列,曲自立、唐諾、劉大任及徐望雲等作家讓九零年代百家爭鳴。進入千禧年後,詹偉雄的《球手之美學》、蔡鵑如的《名人堂,棒球的聖殿》以人物為經、歷史為緯,將運動創作之美帶向嶄新的境界。

近代以職棒為背景的小說紛陳,如1998年馳星周的《夜光蟲》、2015年朱宥勳的《暗影》皆是;此外張啟疆的《不完全比賽》、朱宥任的《好球帶》及秀霖《國球的眼淚》,也都是我曾閱讀或向讀者推薦的佳作。

運動旅遊書是近年另一盛行的題材,從智庫出版的《進攻NBA主場》到李承曄的《旅行!日本職棒》、《旅行!美國職棒》,雖然風格不屬文學範疇,但卻是劍及履及,了解美日運動文化的絕佳工具書。

隨球星個人品牌行銷的蓬勃發展,運動員傳記出版事業方興未艾,2015年起天下文化陸續出品林智勝、高國輝、陳金鋒、王建民的傳記,堡壘文化則有官大元、詹智堯、羅力,其出版範疇涵蓋國內外棒、籃、足、網壇等眾多球星的個人傳記。

進入社群時代,普羅大眾和文字工作者長年受淺碟文化和快速資訊侵蝕,運動文學寫作空間被壓縮乃至於偏離主流媒介,媒體屈從於即時新聞的流量績效,不再讓記者和編輯求真求美,而新銳作家投入創作時則常有擔心自己不會打球,寫作時很難掌握箇中精髓的疑慮。

其實體育作家不見得是運動好手,正如球評能說得一嘴好球,踏入球場不見得做的比說的好。就算無法技壓全場,觀賽時仍能體悟運動員追求極致表現的感動,將內心所得透過文字恰如其分地闡述,這不需要體育技能,而是需要觀察敏銳度與文字駕馭力,時常留意勝負和數據外的各種細節並筆耕不輟,運動文學的新種子或許會在你手中萌芽。

原文首發於:《職業棒球雜誌 》2023.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