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先放棄夢想,還是先放棄自己?

image

已出社會的朋友,十之八九都有面試經驗吧?面試官三教九流,打槍面試者的理由千奇百怪,不知道大家曾碰過印象最深刻的面試問題是什麼?喔,我今天寫的不是什麼「面試五大撇步」或「穿這樣面試最得體」的文章,而是一個在面試時覺醒的故事。

 

如果你是六、七年級的交界世代,剛求職時應會碰上 2007-2008 年的金融海嘯風暴,從美國次級房貸問題延燒成全球性的經濟衰退,當年許多年輕人踏出校園(服完兵役)後,躊躇滿志想一展身手,卻碰到百業蕭條,縮編裁員企業比比皆是,市場職缺大量減少,儘管有職缺也都以有相關經驗者優先,社會新鮮人處處碰壁,連面試機會都一間難求。

 

我有一個好友,躬逢這個世代的困境,菜鳥年投履歷碰到全球性景氣衰退。順帶一提,他當年的志向是當個體育記者,對!就是現在被大家笑「小時不讀書」長大才做的職業;但2008年傳媒都在縮編人力,即使徵人也不用沒經驗的菜鳥,別說體育記者缺,當年所有文字、採編工作都搶破頭,因為這個工作技術門檻最低,彷彿只要認識國字的人都覺得自己能來這個領域分杯羹,魚目混珠的結果讓許多真正有文字潛力的新銳無法出頭,他就是其中一個。

 

為了找份能溫飽的工作,他決定放棄原本的理想,朝陌生領域投履歷,最後終於獲得保險和直銷外的面試通知—「飲水機銷售業務助理」缺,跟他原先志向八竿子打不著關係,他做了產品事前功課、備妥履歷及自傳,穿得西裝畢挺前往面試;面試官是業務小主管,在看過履歷自傳後,他以一種居高臨下的睥睨笑容說:「我看你一直都只做自己有興趣的事,很難有能力做這份沒興趣的工作。」沒有考核任何專業項目、沒提到待遇,這個面試就結束了,人資組的小姐制式化地說:「如果您被錄取了我們會電話通知。」

 

踏出這間公司的同時他就知道自己不會獲得這份工作,但他在這次面試中得到了一個重要的啟示,「如果犧牲志向只求有份工作也這麼困難,那為何要這麼快就放棄自己擅長的領域,不繼續鑽研自己感興趣的事?」

 

後來,他以工讀生的時薪爭取進廣告公司擔任實習文案,磨練自己以文字和閱聽人溝通的能力,而後輾轉以18K薪資赴南部某職業球隊擔任行銷(萬事通包的打雜),學習行銷企劃和執行,期間他沒有放棄運動寫作的興趣,常常利用下班後的時間,以自己在運動行銷中的經驗,寫成專欄在社群和球迷朋友分享,也獲得了一些業界迴響。

 

在廣告與行銷產業工作五年後,他因為經歷和人脈,受到剛興起的網路媒體挖角,在持續筆耕數年後,被出版社相中邀約出書,並擔任運動媒體總編輯,完成了昔日夢想,他一直很感謝昔日那位面試官一語驚醒夢中人,尤其感謝沒有給他那份工作,讓他能夠在自己喜歡的領域發光發熱,而非成為一個飲水機售貨員。

 

還有一例是我另一位朋友,他同樣是金融海嘯的求職世代,興趣是電腦繪圖,這個技術門檻比文字工作高,所以儘管當年他沒能得到志向中的工作,但依然能憑藉繪圖專長找到工作和接案機會,儘管薪資並不算高。

 

朝九晚六的上班族薪資僅夠糊口,但下班後他並沒有陷在沙發裡等待下個上班日的到來,他利用休息時間繪製作品與網友分享,在臉書社群尚未興起的年代,無名小站和痞客邦的熱門點閱排行都有他畫作(如MSN小綠人、海賊王、活力熊表情符號)的蹤跡,成為一個時代的回憶,他也在和網友的互動中,結識不少發案主和投資客。

 

此外,他在工作之餘還自學程式、架設網站的技術,這個領域是他在繪圖外的第二興趣。透過自學、接案的實作經驗積累,他逐漸能獨立承接更大型的設計專案,不斷累積業界口碑,同時持續延伸興趣專業範疇。

 

近年他獨立架設了一個學生制服的圖鑑網,在學生群體中獲得廣大迴響,更引起媒體、廣告商及投顧公司的注意,後來定期舉辦活動、比賽,更吸引日本公司挹注資金投資。他現在是台灣首屈一指的制服地圖網站站長,活動出席、顧問指導、開班授課的邀約不斷,事業版圖拓展非常迅速,他是我身邊把興趣作為事業獲得成功的經典案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果當年在金融風暴年代上述二者就放棄夢想投入其他產業,那後來在他們擅長的領域,就會少了兩位頂尖的人才;我想說的是,如果你真的對一個產業有興趣,而周遭的人也認為你有些天賦,那除非你已餐風露宿朝不保夕,否則別太快放棄你的夢想,因為你還年輕,有的是本錢可以碰壁,即便一邊打零工維生,只要能溫飽,你就還有機會朝實現夢想的道路前進,因為你還年輕。

 

但逐夢的道路上要切記,「夢想」掛在嘴邊就永遠只是個「夢」,起身實踐方能成為志向,當一邊為志向打零工求生存之際,要記得持續在熱衷的領域上產出作品,在這個人人可為「自媒體」的社群時代,有更多機會讓人看見你的才華,但要記得多讀書,廣泛吸取興趣領域中該擴充的專業知識,並觸類旁通地學習實踐志向該有的相關能力(比如語言或電腦技能),這些努力,只能靠自己下班後克服疲勞與惰性精進,因為如果自己不堅持,沒人能幫你被更多人看見。

 

 

不要太快放棄以夢想為業,快去做,趁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