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經營大哉問   你認為經營職棒是慈善事業嗎?

image

開宗明義問一句,你認為經營職業棒球是慈善事業嗎?

 

 

我的答案是「不是」,而且也「不能是」。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今天你集資創業設立了品牌、開了間公司,你希望這間公司盡快損益兩平,能夠自給自足,還是持續燃燒你得來不易的資本額,然後燒光了以後灰溜溜的捲舖蓋走人。

 

我想答案應該很清楚。

 

經營職棒當然有他的社會責任,責任在於提供一個國家最高競技水平和待遇的舞台、以公平、正向且持續進步的思維,為該國推動發展單項體育項目帶來貢獻,並且秉持著道德良心做出良好模範,讓所有基層的運動員,有一個可以追尋的職涯目標和希望,這是經營職業運動應該肩負的社會責任。

 

但是上述這一切,和「將本逐利」完全不衝突,職業運動的本質就是商業行為,無論是追逐門票收入、商品收益、廣告價值還是轉播權利金……總而言之,錢,是職業運動這個夢想產業不可或缺的動力源,沒有錢,什麼夢想都是空談,什麼夢之產業都是空中樓閣。

 

為什麼一支職棒球隊把「損益兩平」當作每年的首要目標是絕對必要的?因為這是一個產業真的有企圖要永續經營所必須具足的最低需求;用慈善事業角度經營職業運動的觀念有多危險?成為母企業眼中「終於不再是賠錢貨」的紅字公司有多重要?這個問題有很多球迷弄不明白。

 

沒錯,經營職業運動可以當作母企業的廣告宣傳大聲公,在球隊上燒的錢作為母企業投入的廣告費當然可以,大家也都是從這個角度開始的;但當大企業的母集團營運狀況本就健全良好、母企業的品牌力比旗下職業球隊還要強上百倍的時候,職棒能夠回饋給母公司的還剩下什麼?當掌握生殺大權的經營者開始在會議上提出這個問題時,就是這支職業球隊存續發生危機的時候。

 

這就是職業球隊作為一個子公司能損益兩平為什麼這麼重要的原因。

 

不要談什麼回饋社會,這個社會多的是捐錢做善事的管道(當然你要捐對單位);不要提什麼廣告效益,很多職棒隊的母公司光靠自己就已經賺到翻過去了。

 

當然,你可以說一間大企業的老闆「這麼有錢、又對棒球有熱情,玩職棒賠這點錢對他而言根本是零頭。」對!但這句話就絕對不是建立在球隊想永續經營的前提之下說出口的,因為再愛運動的老闆都會老去、會闔眼,如果哪一天他蹬腿以後的後繼者是個不愛棒球的人,開始質疑球隊的產值時,該怎麼辦?

 

這個時候,球隊到底有沒有辦法自給自足、甚至小有獲利,就會成為母企業要不要繼續經營的關鍵。

 

我親眼見證過某個對運動超有熱情的大老闆,豪氣干雲的承諾會永續經營某項運動產業,然後在四年不到的時間就在第二代的慫恿下決定轉賣;那些在母企業權力核心轉移後發生的決策,永遠不會是普羅大眾能夠預測的,除非你不希望自己支持的球隊永續經營,否則就不要依恃當代掌權大老闆熱愛棒球的心,該要思考的是,在未來不愛棒球的新老闆接棒前,球隊有沒有提前站上自給自足的生存之道。

 

不用提其他國家、也不用說其他運動項目,就舉中華職棒幾個近在眼前的實例就好,兄弟象的洪騰勝老闆夠愛棒球吧?興農牛的楊天發董事長,夠愛棒球吧?愛了棒球幾十年、玩了職棒幾十年,然後呢?

 

然後,現在這個問題輪到劉保佑董事長回答了。

 

劉董事長很愛棒球吧,可以算愛,至少他兒子很愛;劉玠廷領隊很愛棒球吧?很愛,但是之後的接班人愛不愛?不知道。

 

最近 Lamigo Monkeys 的劉保佑董事長提出環境困境和經營困難,結果新聞一出,在社群上有球迷嗆「沒錢就賣掉不要玩。」

 

我覺得當會賠到脫褲這句話,出自近十年來台灣經營職棒最成功的公司董事長之口的時候,應該要思考的是台灣的職業運動到底哪裡出了問題,針對經營者提出的方向集思廣益,或許有機會找到讓大環境更好的方法,而不是只會說「沒錢就把球隊給有錢人玩」這種不經大腦的話。

 

最後我想直白點說,在現在這個三缺一就馬上沒辦法延續的職業聯盟中,真的還要嗆這些願意投入深耕的老闆趕快賣球隊嗎?酸民真的不要覺得這些話他們不會看到,也絕對不要有恃無恐地認為這些老人家不會因為酸民的言論一時暴氣就做出莫名其妙的決定,上一支「秉持企業社會責任」立場接手球隊後又被嗆「不爽可以賣」的球隊叫做義大犀牛,然後林義守董事長就從善如流的賣了;這一次球迷們希望 Lamigo 賣給誰?不要忘記現在有一支「真的需要職棒洗白母企業的」的集團正在思考球員來源,這時候轉賣最不用怕沒人買,而且價格說不定還不差,然後連會籍一起買,還不用從二軍開始打,多好,然後大家繼續維持三缺一不可的規模繼續玩下去,等待下一次的轉賣風雲,這樣的結果,真的是大家想看到的嗎?

 

如果不是,那就不要再鬼扯什麼慈善事業,好好思考一下怎麼賺錢吧!

 

這一篇沒稿費,不用說我騙稿費,我就只是想罵人而已。

 

Photo Credit:友人提供。

想參與更多棒球討論?歡迎到大將軍豪洨專區-什麼都聊廢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