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比賽的完成,是無數幕後工作者辛勤堆砌的成果。
台灣氣候多雨又缺乏室內球場,每逢雨季,儘管主場活動豐富,遇雨延賽或因雨延遲,打打停停至午夜才完成賽事的狀況極多,儘管活動籌劃再縝密,面對天公不作美也只能徒呼負負。
球衣與勝負的迷思則是行銷人員另一個大敵;十幾年前各隊逐漸重視行銷,傳統激情派和新銳圖強派的價值觀開始衝擊,2004年誠泰用強烈的橘、黑色視覺,衝擊略帶保守的球衣市場;隔年傳統強權兄弟象也推行球衣改革,發表全黑底色和黃色線條搭配的客場版黑色球衣,就是被戲稱為賽車服的那套。
當年3/22兄弟在客場穿上這件球衣,首先衝擊對黃色永遠忠誠的傳統派象迷,再則開季起著主場黃衫的戰績是3勝1負、客場黑則是2勝4負,在論壇與官網大批象迷因戰積差對黑色球衣產生反彈,棒球是個傳統的運動,時至今日都不乏各種迷信,十餘年前更是如此。
兄弟在輿論壓力下放棄這套視覺強烈的球衣,我個人認為球衣從頭到腳全黑的視覺壓迫感確實很重,夏天也易產生吸熱不透氣感,但除此之外,我覺得這是一套充滿霸氣和實用性的球衣,這套黑衫有新穎前衛的設計,況且賽車服概念最能幫助兄弟象容納大量廣告贊助貼布而不突兀影響美觀,完全符合當年兄弟象的需求;此外,今日習以為常的英文姓名,當時此球衣就已採用,儘管在戰績迷思中,客場黑衫來不及獲得掌聲就在13場比賽後走入歷史,但設計者前衛又兼具實用性的巧思是值得給予肯定的。
球衣和戰績有關嗎?我個人覺得沒有,但只要「很多人感覺有」那就無法沿用,對嘔心瀝血的設計與行銷人員而言,碰到這種狀況也只能三聲無奈。
戰績與行銷活動的成敗在過去息息相關,除上述案例外,還有2012年桃猿推出假日主場紅色球衣時,外觀極具好評,卻因數次穿著時被對手橫掃或大比分落敗讓這件球衣被戲稱為「血洗紅」,但猿隊向來致力於「超越勝負的感動」,將行銷與戰績關聯性區隔,他們扛住輿論堅持使用,並於隔年持續推陳出新,當戰績回穩後,質疑聲浪自然平息,好的作品也終能留存。
棒球的迷信向來綑綁著行銷的手腳,即使時至今日,企劃再好、球衣再棒、宣傳和推演再完美,只要戰績爛、天候差,行銷團隊的心血就可能付諸東流甚至挨噓;實際上戰績與行銷根本無關,打球賽的人是球員,而不是幕後工作者。
要完成一場讓球迷值回票價的賽事,從預先企劃、行銷宣傳到現場執行,比賽前、中、後環環相扣的執行細節都要留心,才能讓球迷帶著滿足喜悅的心情回家,包含場邊的美食珍饌、商品販售、活動執行都是。
球隊場務和聯盟工作人員更是無名英雄,場務在沒比賽時細心維護草皮與紅土,修剪、灑水;如碰到豪雨和颱風來襲,球場週邊的牆面損傷、內野紅土的流失和外野草皮的損害及球場不平整的狀況恢復,都是觀眾看不到時,以少量人手和短暫工時快速修復完成。
比賽進行時,場務與聯盟工讀生、球僮需時時待命,雨天比賽尤為辛苦,隨時帆布待命,搶救球場覆蓋黃金期,帆布撤了蓋、蓋了又撤,除水、補土,只為避免選手比賽發生危險,這份動力來自對球場工作的熱情,他們是比賽得以順利進行的英雄。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句話對沒有巨蛋球場的中職工作人員最為貼切;球隊的戰績他們無法運籌,大自然的變化他們無法掌握,一切計劃施行到位後,就只能祝禱順利,盡人事聽天命。
希望各位球迷,可以不吝給這些無名英雄多些掌聲。
原文刊載於:職業棒球雜誌2020年0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