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重量訓練

在運動科學的蓬勃發展下,重視肌力已經成為相對普及的觀念,肌力不但是人類日常生活的根基,對於運動選手短暫的職業生涯而言更是不可或缺的資本,只要不努力鍛鍊,這項資本就是逐年流失,沒有例外。

早年台灣由於風氣不盛外加運動科學尚未普及,缺乏專業人士做客製化訓練菜單輔助,因此許多選手對新型態訓練多採觀望態度,例如彭政閔和生涯前期的林益全。

彭政閔是台灣土生土長的最強打者,他並非忽視重訓,而是身處的年代和環境缺乏專業輔助讓他太晚嘗試,恰恰退役前曾說過,當年的環境資訊傳遞沒有現在快,訓練模式是自己摸索或設法問人,所以接觸新訓練會相對謹慎,如果當年能早點接觸重訓,發展可能會更好。

台灣選手會自2004至08年起逐年重視科學化重訓的成效,是由於陳金鋒及其後繼旅美回歸球星所帶起的浪潮,鋒砲在2004年雅典奧運砲轟日本強投上原浩治,讓台灣選手認識到吃米飯和吃牛排的體質沒有不同,纖瘦的亞洲人一樣能透過重訓變成重砲。

除海歸選手引進的觀念,因制度改變影響訓練生態則以2009年為分水嶺;2009年中職單隊例行賽場次擴充為120場,季前體能儲備和肌力訓練更顯重要,自此愈來愈多選手聘請專業訓練師,在休季期客製訓練內容,以儲備來年征戰全季的體能資本;賽季進行間訓練師也會因應當前狀況和需求幫選手作不同的項目規劃,即時應對瞬息萬變的球季。

彭政閔生涯的黃金期正處在重訓觀念剛對台灣造成衝擊時,林益全則是09年分水嶺年代加入中職,他和恰恰一樣天賦過人,在年輕時以大量特打和跑步取代重訓,他們的天資和訓練方式回饋在高打擊率、上壘率等不需仰仗重訓就能精進的項目;然而,長打相關表現則和身體的肌力息息相關,舊時代強打的勇猛頑強也難抵擋歲月痕跡,尤其是肌力流失帶來的長打衰退。

2016年夏天,我和幾位體能訓練師研究林益全的打擊型態,並綜合他過去3年的成績,發現他的選球上壘能力不僅優秀,甚至更甚以往;打擊技巧爐火純青,好球帶設定良好,揮棒涵蓋範圍廣大;然則過去的長打表現卻逐漸萎縮為一壘安打,雖然和恰恰一樣仍舊是無可取代的打擊好手,但當時林益全才剛滿卅歲,按生涯曲線應是發展到顛峰的黃金期,而從長打數據的跌幅可判斷是源於訓練方式的影響。

當時我將這份研究結論提供給益全的家眷參考,後來也獲其認同,他終在專業人士輔助下接觸重訓,當時他剛過而立之年,比彭政閔更有機會透過重訓延展生涯顛峰期,在職業生涯後期帶來突破性的發展。

過去我在訪談耆宿選手面對重訓觀念衝擊時的應對心態,最有趣的依然是張泰山,泰山屬於「我流」型選手,但當面對新觀念衝擊時,仍能海納百川、為己所用。

泰山同樣在職棒晚期才接觸重訓,他沒有聘請私人訓練師,不是按表操課做菜單式訓練,他是覺得當下自己缺少什麼就去加強,每週的頻率、時數和鍛鍊內容不固定,看別人練什麼,他就跟著練什麼;在統一獅隊時,他會請教時任體能教練許峰賓、隊友陳鏞基、羅錦龍,看他們怎麼重訓然後自己跟著練,這確實是天賦異稟,畢竟不是所有選手在重訓時都能靠自行摸索練出個所以然的。

能踏入職棒窄門的選手,都是業餘棒球威震一方的天才,但要有一個亮眼且長久的職業生涯,就必須與一群努力的天才競爭並脫穎而出,除了勤以補拙別無他法,還是老話一句,重訓不會騙人,除非訓練時自己騙自己。

原文首發於:《職業棒球雜誌 》2022.0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