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年黃金世代給我們的勇氣 Thank you AI & Kobe

image

 

如果您是在籃球大帝麥可·喬丹(Michael Jordan)退休後,就沒欲望打開電視收看 NBA 比賽的球迷,容我提醒您, 20 年前公牛鐵蹄橫掃千軍所創下的單季 72 勝 10 負的紀錄,今年被打破了;順帶一提,20 年前,在公牛王朝二次三連霸那年,留著一頭阿福羅造型 (Afro-hair),在明星賽向喬丹請教後仰跳投技巧,攻下 18 分的湖人 8 號愛現鬼(showboat),今年穿著 24 號退休了;喔,對了,20 年前,那個用換手運球晃過喬丹,大言不慚地說:「我不尊敬任何人」的那矮個兒菜鳥,今年他要進名人堂了……

 

這世間對所有人都公平的事情莫過於時間,是的,隨著 72 勝 10 敗的偉大紀錄成為歷史,1996-97 選秀會黃金世代的兩大巨星:Kobe Bryant 和 Allen Iverson ,他們即將高掛球鞋,成為 NBA 偉大歷史回憶的一環,見證他們的崛起、榮耀、挫折、和偉大,伴隨台灣七年級生從國、高中、大學畢業、當兵、進入社會到職場磨練,變得成熟、世故,也跟著 AI 和 Kobe 一起變老,隨著年齒漸增,愈來愈能體會他們的籃球生涯教會我們的一些事。 

 

那些 Allen Iverson 教我的事

Allen Iverson 在穿上球衣前,他就是一個痞子,因為從他有記憶起,就真實存活在常斷水斷電、飽這頓不確定下頓的家中,走出家門,外面的街道更黑暗,不靠體育出頭,把自己和家人拉出那條陰暗又充滿犯罪誘惑的街頭,他出現在報紙版面就不是體育版,而是社會版,他可能會是個在毒品交易或幫派械鬥中被槍殺的無名黑人。老天保佑,籃球之神選擇了他,他靠自己的天賦和努力一路殺進 NBA,並把街頭籃球和嘻哈文化席捲整個聯盟。

image

 

他出席媒體聯訪從來不穿西裝,穿著球隊球衣的時間外,他面對鏡頭清一色都是寬大垮褲和極長棉 T、斜戴棒球帽,脖子、手指、耳朵上數不清的金銀色系首飾,拆解和洗滌都很麻煩的辮子髮型,外加全身當畫布的刺青圖騰,他曾經是 NBA 總裁眼中最刺眼的球星,也是媒體和聯盟最愛修理的壞孩子偶像,當他面對質疑聲浪,說他身為公眾人物沒給小球迷帶來好榜樣的時候,他說:『我不想像大鳥柏德、魔術強森、我永遠也不會像麥可·喬丹……你們要我穿西裝上鏡頭,沒門!或許某天我老了,我會這樣穿,但絕對不是現在,我不會因為你們的想法,改變自己的穿著。』

 

是的,因為他可以用穿鞋丈量 183 公分的身高,在長人如林的 NBA 中拿下僅次於麥可·喬丹的四次年度得分王,他用優異到不能忽視的表現,讓媒體無法不把票投給他、讓對他感冒的 NBA 總裁史騰(David Stern),也不得不帶著招牌假笑,把年度最有價值球員獎盃,頒給這個在授獎典禮上不穿西裝,戴黑頭巾、穿過腰全黑素面T恤的痞子手上。 嘿,老兄!那是 NBA 的年度最有價值球員,說直白點,得獎者誇口自己是當年度世界上最好籃球員都不為過。(好吧,或許你們對 Rose 有點意見,但是至少九成九的 MVP 都可以這樣自誇。)

 

AI 的生涯極剩時期,是在 1997-2008 的 13 年間,他的崛起帶給 NBA 新的文化衝擊,透過全球化的渲染,也給台灣七年級世代很大的鼓舞,他剛進聯盟時,NBA 仍是喬丹大帝如日中天的時代,在傳統媒體和籃球界前輩大老們的眼中,這個「衣冠不整、渾身刺青、望之不似人君」的屁孩,根本不夠資格跟喬丹相提並論,更別提 AI 在受訪時的那句:『球場上,我誰都不尊敬。』這類只能作不能說的話,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當時我還是一個高中生,每天面對的都是不容質疑的教條、權威,一成不變的生活、一口令一動作的填鴨教育,在 NBA 看到這種蔑視傳統教條的怪咖,而且還不是小蟲羅德曼(Dennis Rodman)這種功能型球員,而是出自一個被當作七六人隊重建基石的球星之口,當時我心中的感受是:「媽呀!這傢伙的作風真是太讓人過癮了。」

 

如同當今仍有許多人質疑 Stephen Curry 的打法是邪魔歪道,撐不了多久,其實20 年前認為 Iverson 早晚黔驢技窮、一條道三年走到黑的大有人在,也有球評認為他這種尷尬身材條件和不要命的打法,早晚會因為傷退、衰退,被淹沒在洪流之中,不管是生涯成就或球風文化,很少有主流媒體認為 AI 會在喬丹退休後成為執掌 NBA 時代火炬的人選,在他身上批評、質疑的聲浪從沒停過,但也這樣過了十年,2006 年時他仍在 NBA 屹立不搖,他所代言的球鞋品牌為他拍攝了一支新的形象廣告,主題就叫:經過十年,我更神。

 

就在這個廣告主題風行的年代,當時我剛離開校園,準備在金融風暴後面對現實社會的修羅場,大學時我的主修就是寫作,未來想從事的事業也是寫作,但我週遭的親友、前輩、同儕都告訴我:『放棄不切實際的夢想吧,經濟不景氣,只要懂點中文的人都自詡會寫文章、搶飯碗,靠寫作會餓死。』這句話在我們科系裡普遍流傳,也有不少人因此一畢業就轉行,除了當老師,也有不少人後來去經商、作保險、當業務;也有外型條件不錯的女同學後來去作模特兒或經營網拍,放棄自己在學校所學的專業,因為「大家」都告訴他們寫東西會餓死,我當時不知是傻了還是怎樣?這些警語我當作耳邊風,只是因為我相信一個我連本人都沒見過的 NBA 球星帶給我的勇氣:

 

如果一個實際身高不到 180 公分的人都能在 NBA 拿得分王,那有什麼夢想不可能?去他的不可能!

 

所以我寫體育專欄堅持到現在,或許收入不高,但至少從 AI 身上得到的勇氣,告訴我沒有不可能,作自己想作的事情,然後把自己想作的事作到成功。

 

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我曾幾次回味 AI 過去曾說過的一些話,解讀這個人真實的個性,Iverson 曾說過當他死後希望埋葬他的墓碑上,刻的墓誌標題是:「誤解(misunderstood)」,到我自己也過了 30 歲,再去細想他這句話的真義,方覺 AI 的憤世嫉俗、蔑視無畏的外表下,潛藏著一顆希望被認同的心,他用挑戰權威來掩飾寒微的出身及潛意識的自卑,一個千夫所指我淡然的表象下,其實他是個很在意自己的想法、精神,是否能被眾人理解的人,如果他真的淡然以對,又何必死後還要強調「誤解」二字呢?強調的本身,就是在意,至少他讓我這個死忠球迷這種感覺,他不只一次在記者會上,面對媒體質疑他練球的問題中,反覆的表達:『你們媒體都有在現場看我比賽吧?你們都有看到我每晚比賽都當作最後一場在打,我每晚都付出我有的一切去打的比賽吧?』

 

在 Iverson 退休後,一個跟他亦敵亦友的同梯、另一位費城之子,曾經的模範生,後來恢復本來面貌,讓全世界籃球迷愛恨交織的 Kobe Bryant,開始散發異樣的光芒,在他光芒萬丈的背後,真正值得效仿的是,他至死不悔,堅持到底的人生哲學。

 

image

那些 Kobe Bryant 教我的事情

你知道嗎?我討厭 Kobe !對,我知道你不在乎,但有趣的是,Kobe 他在乎,他遠比你們這些 Kobe 粉絲更在乎我們這種人的恨意,因為無論他在場上場下,他只要感受到這種恨意,就會讓他帶著輕微的怒氣踏上球場,然後用自己的方式讓人閉嘴,這是支撐他拖著老邁傷痛的身體,二十年如一日拚戰至今的最大原動力。

我討厭 Kobe 的原因,其實和 AI 有關,因為他的 NBA 起步機運極好,而且和 AI 走著完全相反的道路。AI 在生涯前十年囊括了聯盟第一人所應該具備的個人獎項:得分王、抄截王、明星賽 MVP、例行賽 MVP……唯獨和團隊最高榮耀—總冠軍金盃的距離漸行漸遠,而 Kobe 截然不同。

 

image

 

首先,他以高中生跳級參加選秀,以 18 歲稚齡進入NBA,透過經紀公司婉拒加盟夏洛特黃蜂,逼迫黃蜂和湖人交易,進入夢寐以求的紫金團隊,在他的新人年,洛城從奧蘭多魔術隊迎來史上最強中鋒俠客·歐尼爾(Shaquille O’Neal),湖人隊有贏球壓力,但是重擔絕對不在 Kobe 身上,球隊願意耐心的等待他成長。他新人年給球迷的第一印象:金童、乖寶寶,有著和完美先生希爾(Grant Hill) 類似的氣質, 又有比他更接近喬丹球風的身材和資質,多令人期待的一顆閃耀新星,更何況他又在充滿鎂光燈關注的城市當中。

 

在喬丹的公牛大軍橫掃全聯盟,創下單季 72 勝紀錄,並完成二次三連霸的偉大年代中,Kobe 這個模範生金童,靠著自己的明星潛質和湖人隊的高度曝光,逐漸擦亮下一個喬丹接班人的招牌。MJ 第二次退休後,公牛王朝土崩瓦解,歐尼爾強勢崛起,成為聯盟新一代的霸主,在他陰影壟罩下的 Kobe ,壓抑自己搶班奪權的欲望,配合強橫無匹的歐尼爾,完成湖人隊 2000-2002 年的三連霸業, 是的,包含 2001 年把 Iverson 從總冠賽掃地出門,把 AI 奪冠的美夢徹底擊碎。

 

Kobe 耐心迎合著媒體營造的模範生形象,終於在 2004 年在科羅拉多鷹郡和女服務生的桃色事件後,他撕去了這層表象的外皮,這對他來說可以說是一種解脫,他開始刺青、開始公然對媒體表達情緒,甚至在媒體上開幹自己對球隊主導權、進攻比例、球權分配、調度安排上的不滿情緒,他在歐尼爾尚未明顯走下坡之際,就公開逼迫湖人老闆巴斯二選一:「到底要歐肥還是要我?」也就只有 Kobe 可以作到這種事,他讓聯盟史上最有宰制力的中鋒歐尼爾被踢回東部,Kobe 終於如願以償的成為執掌球隊大權的「老大」,即使湖人隊因為歐尼爾的離去,結束了千禧年後的霸業,成為進不了季後賽的球隊,Kobe 死而無悔。

 

我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討厭 Kobe 的,當歐尼爾的全盛時期,大家都戲稱:「隨便配給他任何一個可以分球進禁區的後衛,球隊都能奪冠。」換句話說,想要冠軍,巴著歐尼爾不放就對了,而因為歐肥的庇蔭,拿到三枚冠軍戒指的 Kobe 居然寧可不要冠軍,也要搶球隊主導權,這對於一個 AI 迷來說,當時只覺此人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至少當時的我是這麼想的。

 

但當 Kobe 成為球隊老大後,我發現他的心態並不隱藏,他就是鐵了心要追求個人歷史定位,如果他跟在歐尼爾身邊當第二人撐到世代交替,之後又無力獨當一面拿下總冠軍,他的歷史評價會和現在截然不同,眼前就有湖人耆宿的經典案例—魔術強森(Magic Johnson),魔術在 80 年代的湖人王朝當然是舉足輕重的巨星,但當賈霸(Kareem Abdul-Jabbar)退休後,魔術就無法再拿下任何一次冠軍獎盃,這點也讓不少人質疑過他的能力。對 Kobe 來說,與其等到歐尼爾交棒再經歷球隊轉型陣痛,不如提前奪權,打造以自己為核心的團隊,他的第一階段任務就是包辦他想要的個人榮耀:得分王、例行賽 MVP,都是在歐尼爾離開之後拿到的,依他的能耐和抱負,絕對不甘心當個萬年老二,對他這個心高志大的人來說絕對不行,因為他企圖要比肩的對象是喬丹,不是皮本(Scottie Pippen)。

 

image

 

也就是在這段時間,全球的 Kobe hater 開始量產,大家會酸他強暴犯、酸他老二逼走老大、酸他米蘭小鐵匠……諸如此類,那個時候,當時我也不例外,我只覺得他一直在跟球隊要機會,但我忽略了一件事情,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我想不管愛 Kobe 或恨 Kobe的人都很清楚,Kobe 的自我要求和訓練量,不是一般的球星可以比擬的,他的訓練量之大,已經嚴苛到了修羅的境界,20 年如一日,從來沒有改變,他的手掌大小其實不像喬丹那麼大,自由操控球的能力有所侷限,為了要能夠比肩喬丹,他用苦練打造出紮實的體能和能力,當機會來臨之前,他會確保自己有實力接管大權。

 

直到 AI 進入名人堂、Kobe 打完職業生涯最終戰,我才赫然發現,我愛的球員 AI和我恨的球員 Kobe,他們面對外在的眼光和批判,與我年輕時對他們的認識大不相同,AI 是個外在憤世嫉俗,內心需要認同感的人;而 Kobe 看似模範球星,直到 04 年後恢復真我面貌,厭倦於當個萬人迷,你是否愛他,他不在意,但你對他的恨意,他由衷地接受,並且原原本本的蓄積為自己奮戰的動力,這樣的人是偉大的、這樣的心志是堅強的,仔細想想,不是意志無比堅定者,根本無法作到謗譽由人,不改己志。

 

無論你愛他或恨他,都無法否定他的偉大,無論你愛他或恨他,都必須承認當他穿上 24 號球衣後,他開始用真實的自我面對世界,貫徹整個職業生涯,無論外在想給他讚揚還是誹謗,Kobe 始終是 Kobe,他給我最大的啟發,從來不是那些豐功偉業,而是他在擠走歐尼爾,讓湖人無緣季後賽那一年,他正式自己的決定所帶來的後果,面對龐大的非議和挫折感,仍然堅持自我,用自己要的風格把球隊逐漸帶回高峰,他有勇氣面對自己獨斷帶來的後果,用他的方式證明自己的決定是對的。不管你是不是運動員,這點都值得學習,當我們在職場十幾年,有了一點名聲、一點成功,隨著影響力愈大,決策所承受的壓力非議日多時,我們是選擇向環境妥協?還是堅持風格到底? 

 

 

在 Kobe 用單場出手 50 次、獨得 60 分的表現,為自己生涯最終一戰畫下完美句點後,他在賽後引退感言說道:

『最引我發笑的是,的生涯中所有人都在不斷叫我”把球傳出去”,但今天這場比賽所有人都叫我 “千萬不要傳”。』

知道笑點何在嗎?因為無論何時、何地、何人在他耳邊叨絮,他職業生涯 20 年都只會作他自己認為該作的事,如果他不想傳球,他死都不會傳的,就算是到他生涯的最終戰,也沒有任何人和任何情緒可以左右他。就算當獨王每場比賽要狂打幾次鐵,只要他認為有需要,他就會不停地出手,能夠到老都作自己才是最難的,他是少數真能作到謗譽由人、貫徹到底的勇者。

 

20 年前,公牛王朝 72 勝的偉大紀錄壟罩全聯盟,兩顆躍起的新星在 NBA 橫空出世,匆匆二十年轉眼過,那紀錄已被金州勇士隊改寫,也就是在同一日,兩位巨星隨著他們曾仰望過的紀錄一齊走入歷史長河。這 20 年的籃球生涯, AI 和 Kobe 走來並不容易,他們的籃球傳奇,伴隨一個世代的人從讀書、當兵、就業到成家,他們的故事,給我們喜怒哀樂、伴隨我們人生進階 ,也在他們退休之際,讓我們驚覺自己的韶光已逝,即使他們已無法繼續在場上獻藝,但他們作自己而成功的典範,帶給我們迎接挑戰所需要的勇氣,仍然是籃球場外長存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