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我面前的人,身材並不起眼,他身高不超過175公分,這樣的身材在很多人眼中,不會覺得他是職業運動員,反倒比較像是笑容可掬的鄰家大叔,但這位大叔不但是職棒球員、更是傳奇球星,他擁有長達二十年的職業棒球生涯,更不可思議的是,他的職棒累積高達 289 支全壘打,他是張泰山。
說真的,以泰山的身材條件,恐怕沒有太多人看好他可以在職棒戰場有長青的好表現,初期也有球評認為他三、五年就會被職棒淘汰,沒想到他一待就是二十年,看衰他的人都已經離開棒球圈了,他依然如穩如泰山。是什麼樣的動力,驅使他踏上棒球之路,披荊斬棘,成為青史留名的全壘打王呢?
好動、愛吃 走上熱愛的棒球路
泰山小時候為什麼會開始打棒球?這個答案其實很單純,第一是因為好動,在純樸的家鄉,童年沒什麼特殊娛樂,因為泰山天生好動坐不住,村子裡棒球風氣又很盛行,打棒球是小朋友最好的娛樂;另一個關鍵要素是因為愛吃,小時候泰山家裡的餐桌上,大多只有鄉間的野菜,偶爾等雞下蛋時才有蛋吃,但棒球隊的早餐伙食很好,讓泰山很羨慕,為了吃的好一些,泰山決定去打棒球,國小四年級起加入泰源國小少棒隊,小小年紀就離家住校接受訓練。在那個還沒有《灌籃高手》、還沒有公牛王朝的年代,籃球在台灣並不那麼盛行,棒球從此進入泰山的生活,成為他的最愛。
生長背景造就獨立 沒有偶像特立獨行
童年起的泰山,就是一個獨立且有主見,不太受別人影響的人,在那個沒有社群網路,電視轉播也尚未風行的年代,泰山從小到大都沒有所謂的崇拜和學習的偶像,打從他打棒球開始,他就特立獨行,並以所有人為師,只要別人有值得學習的長處,他就會去請教,像一塊海綿一樣吸收新知,讓他有所收穫快速成長。
會有這樣的人格養成,或許來自於他家庭背景的影響,泰山來自於純粹的阿美族家庭,是家中最小的兒子,泰山與父母的年齡差距懸殊,母親在 42 歲時生下泰山,父親在泰山童年時期就已離世,單親的成長背景造就泰山獨立、主見強的人格養成,因為「父親是男人的第一個偶像」,兒子會學習父親的一言一行,就像現在張可洛在看自己的父親張泰山一樣,由於泰山成長階段沒有太多和父親互動的機會,因此小時候的泰山沒有任何偶像,不管是打棒球或做任何人生抉擇,都是自己判斷,自己決定目標,然後付出努力去實現。
國小起棒球隊就住校集訓,每當過父親節時,別的家長都會來陪小球員們過節,帶來好吃的餅乾、糖果給自己的孩子們享用,但張泰山沒有父親,母親年事已高,國語敘述表達又較為吃力(張媽媽平常都說原住民語和日語 ),要從台東家裡到少棒隊集訓處又必須轉好幾趟車,除非有人陪同,不然她實在很難前往探視泰山,每次過節,泰山總是孤單,同學的家長常常看到他一個人過節,還特地幫他準備一份餅乾點心,雖然家長離開以後,餅乾還是會被他的小孩拿走,但現在泰山回想起這三十年前的往事,仍覺得是很有趣且珍貴的回憶。
泰山的獨立自主,反映在棒球以及行為準則上,他在三級棒球時代,真正熱愛棒球、享受棒球的快樂,當時稚嫩的心靈,並沒有想過將來要靠打棒球改善家中經濟環境,不過他知道自己目標是什麼,完成目標又需要什麼,舉例來說,國小五年級時,泰山入選台東明星隊,將成軍到外地集訓參加比賽,離開台東時的旅費,他並不是直接伸手跟家人要,而是跟媽媽「借」的,他認為這是他自己的夢想,並不屬於學費的部分,所以以後打工賺了錢會歸還,這個時候,他才不過11歲而已,正是因為這樣的獨立性,家人很少干涉或反對他的決定。
談到打工,青少棒時期泰山再次遠離家鄉,赴屏東美和就讀,一去就是六年,當球隊放暑假時有一個月的休假時間,泰山會利用這段時間到台北找已在工作的大哥打工,高中時代就作鐵工和板模工等粗重工作,在青年時代,他就開始落實「追逐夢想要付出努力」的行事風格。
這就是職棒選手? 那我也可以!
1990 年,中華職棒熱鬧開打,當時就讀美和中學的泰山,因為埋首練球的時間長,宿舍大廳的電視大多是學長霸佔,所以泰山沒太多機會可以看轉播,對於職棒元老四隊並沒有留下太深刻的印象,但時報鷹業餘棒球隊的李瑞麟總教練也是昔日美和中學教練,當報鷹正式成為中職球隊後,時報鷹常赴屏東與美和高中球員一起練球,當時泰山也常幫時報鷹選手餵球打擊,並且偷偷觀摩這些選手們的攻守表現,泰山在看過時報鷹選手的能耐後,他心想:『如果這就是職棒的實力,那我也可以!』在這個時候,泰山有了前進職棒的自信心。
泰山從美和畢業後,進入時報鷹業餘隊打球,很多業餘隊友們的生活,就是是打球、喝酒和打麻將,但泰山並不想這樣虛度光陰,在別的球員小酌和打牌的時候,泰山會揪著自己從美和時期就是隊友的高健龍(現統一獅一壘手高國慶的哥哥)去相互餵球作打擊特訓。
泰山並不是不會喝酒或不能喝酒,他單純就是不愛喝酒,既然不愛,就隨隊友飲酒,養成不碰酒精的習慣,在職棒生涯開始後,知道身體沒有酒精對體能是好事,就更遠離酒精。
雖然身材條件與大家印象中的職業球員相比較不起眼,但從美和到時報鷹業餘隊時期,勤奮的張泰山已經開始綻放強打光芒,但他學生和業餘時期的棒球路很沒有國家隊緣,即使打得再好也無緣入選中華隊,職棒選才和中華隊國手星光度加乘向來正相關(至今仍是如此),因此讓中職對這位矮胖少年的關注度始終不高,除了一個人例外,徐生明總教練慧眼識英雄,將泰山以練習生身份帶進味全龍,泰山終於登上職棒舞台。
跌宕多姿 晚年曲折 堅持不懈的職棒生涯
談到徐生明總教練,他對泰山影響最深的除了帶他入行,其實真正震撼泰山最大的是他帶來的身教影響,昔年徐總的嚴格要求讓 19 歲的泰山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讓本就自律的泰山更加不敢怠慢,泰山本就是會因應身體情況作鍛鍊調配的聰明球員,但徐總的要求讓他精益求精。
在球場下,徐總應對媒體和群眾侃侃而談的瀟灑形象和優異口條,也帶給泰山很大的崇景,他也期許有一天自己在應答媒體時能有這樣的風采,泰山的表達能力經過歲月的歷練以及後來在職進修的學習過程中,獲得很大的進步,他的表達能力在台灣職業球員來說是很優秀的。
泰山在職進修的事也很值得一提,28 歲那年,他在興農時期決定以球員身份進修大學,後來在 2013 年研究所論文口試順利通過,共花了八年的時間取得大學和研究所學位,從小學開始就在打棒球,學業在國、高中時期幾乎完全荒廢,能把國字認齊已經萬幸,對於泰山來說,決定去念書充實自己,比打棒球來說是更大的挑戰,為了兼顧職棒和學業,他在台中買了房子,按時準備豐盛的點心,邀請小他很多歲的大學同學們來家中幫他補習,八年來在職進修,他獲得的不僅是學位和專業知識,更加強了表達能力和求知慾望,大學和研究所時要學習英文,還要常常回答教授問題或上台發表,這對於泰山來說是很好的表達能力訓練,而且也加強了泰山個性最大的優點「不管活到幾歲都是學齡」,他不會因為自己是職棒球星、年歲較大,就逞強好勝,為了面子問題不懂裝懂,他很勇於跟老師、同學承認「我不會」,本來就是因為不會,所以才要來學校學,何必裝懂讓自己毫無收穫呢?
泰山的不恥下問,反而讓人對他有更高的評價。「活到老學到老」這個習慣他也運用在職棒職場上,他是一個生涯全壘打超過 280 支的人,許多現任職棒的教練年紀比他小、成績也比他遜色,但他不會先入為主的認定這些教練身上讓他無從學習,很多資歷較淺的選手,只要對泰山有幫助的觀念和建議,他都會保持像海綿般的吸收新知能力,以各種人為師,學習讓自己更好,甚至他也請教過我關於國外打擊教科書的參考,即使我們只是運動作家,他依然願意聆聽請益,這就是「聖人無常師」的具體落實。
我流泰山 球風隨心所欲
從 1996 年站在立德棒球場打擊區棒轟洋投百力那支讓泰山無法用言語形容的職棒生涯首轟後,20 年來他在中職轟出了 289 支全壘打,過去每個職棒選手,都會在自己的生涯歷程中,逐漸找到自己最理想的球風類型,例如:壘包速度破壞者、跑、打、守全能球員、專心追求長打的重砲打者。
例如現在中信兄弟的林智勝,他在 06-08 年期間,因為陳金鋒的直接啟發和布雷的間接刺激,在 09 年確立自己追逐全壘打王的自信和目標。而義大犀牛的全壘打王高國輝,則是在 2014 年脊椎滑脫作支架手術的復健期,透過與李恆儒博士的訓練中逐漸開發出現行的打擊型態,成為追逐全壘打的男人。
但張泰山不是這種人。
他自認自己不是全力揮擊的打者,而是一個隨機應變型的選手,他會觀察對手的佈陣,因應場上瞬息萬變的狀態來決定自己該怎麼打擊,例如壘上有人,他該怎麼樣把這個隊友打回來得分?如果對手趨前,兩好球時要怎麼打?兩好球以後,邊邊角角的球他是會選擇碰球、破壞和纏鬥的,因為他認定只要打到球就有機會,所以他不會無時不刻堅持全力揮擊,除了全壘打外,他更是中職累積打點紀錄保持人,之所以能夠有這麼多打點,是因為在場上他永遠都在動腦袋。
沒有人啟發過張泰山,告訴你:「你可以成為全壘打王」,他的全壘打,都是在隨機應變的過程中累積下來的,真要定義他是哪一種類型的選手,與其說是全壘打型的打者,倒不如說是實戰型的聰明選手。
前進異域 完成父子間的約定
結束中華職棒的生涯後,泰山一度想要退休,但因為兒子張可洛正是學習啟蒙的階段,泰山曾承諾過可洛童年的回憶中,將要留有父親打棒球的英姿,因為這個約定,生活衣食無缺、球場榮耀無限的張泰山,毅然而然決定以年近不惑之齡,遠赴東瀛,在人生地不熟、技術、場地、硬體和薪水都大不如中華職棒的日本獨立聯盟德島藍染襪隊延續職業棒球生涯。
日本獨聯選手年齡層多界在 18-24 歲,所有人都比泰山小一輪以上,這位來自中職的歐吉桑全壘打王,讓他們帶著崇敬和請益的心態與泰山交流。獨聯選手一年只領球季期間的四個月薪水,月薪大約 12 萬日幣以內,這收入甚至還不如台灣大多數的上班族,如此薪水根本難支應日本的物價,休季期他們除了練球,還得去打工賺錢以應付生活開銷,雖然辛苦、雖然場地差、雖然技術水平尚嫌稚嫩,但獨聯選手心中都懷抱著夢想,就是趁年輕時拚拚看,看是否機會一圓日本職棒美夢,獨聯對他們來說不只是跳板,更是鍛鍊自己的舞台,如果心中沒有夢想,他們不會在獨聯出現,去當上班族的薪水都比獨聯多。
日本獨聯不像台灣職棒,在獨聯移地比賽都是拉車當天往返,不會提前一天去住旅館,每個禮拜不同的地區賽事,都是作大巴士或選手開車自行前往,然後當天就回家,球隊也不提供食宿,吃飯要自己想辦法,整體條件比中職更嚴苛。
德島藍染襪練習用球甚至有些都很破舊,但這讓泰山感覺到溫暖,彷彿回到青少棒時期的那種享受棒球的感覺,雖然設備器材簡陋,但給人的溫馨和快樂是有感的,彷彿回到那個不為任何人、任何利益,純粹享受棒球快樂的美好時光。
泰山看獨聯的日本選手們的評價,認為他們的腦袋比較直線性思考,較不會活用和變通,但他們的訓練量真的非常勤奮,泰山認為台灣的選手比日本獨聯選手更聰明和靈活,但訓練量就沒有日本這麼勤,如果是台灣人的靈活加上日本人的勤奮,應該可以造就出大批優秀的職棒選手。
心態與傳承 活到老學到老
2014 年,張泰山曾問過我有沒有國外的打擊參考書,張泰山給人的感覺,就是他的核心精神:「活到老學到老,不管幾歲都是學齡」這才是他真正成為活傳奇的 Wholesome solutions。後來他也透過國外運動力學老師的幫助,分析他想學習的一些打擊影片的分解動作,來彌補自己過去的不足或加強自己已有的長處。
活到40歲,經歷30年以上的棒球人生,那些輝煌的職棒數據、紀錄、成就和薪水對於泰山來說已經是次要的,張泰山依然秉持自己愛棒球的初衷,他熱愛棒球場上瞬息萬變的戰況,投打對決時的高張力挑戰,那種高壓煎熬過程讓他上癮,克服這種高壓以後的成就感是他持續打到今天不變的初衷,棒球最困難的一點,也正好是他最喜歡棒球的一點,瞬息萬變,緊張刺激的高張力。
脫離了棒球以後,泰山沒有什麼特殊的嗜好,生活單純,又愛乾淨,這點是他們夫妻兩個的共同好習慣,泰山唯一讓老婆受不了的,就是一回家就癱在沙發上看電視,現在沙發裡不動,忘記要陪伴小孩,泰山也會立即警覺,因為他現在可是可洛和可妮的偶像,泰山也知道自己應該要多花一點時間陪伴孩子的成長。
這對可愛小兄妹,外型都愈來愈有泰山的影子,一樣的頑皮可愛又好動,泰山夫妻在小孩的管教上沒有區分明顯的黑臉白臉,但因為平常大多是靜宜姐在管小孩,所以兩兄妹聽久習慣了比較不怕媽媽罵,反倒是平常比較少對孩子發脾氣的泰山,一但生氣起來兩個孩子比較害怕。
張可洛和泰山年輕時愈來愈像,他對於棒球也有興趣,泰山並不反對他打棒球,但希望他可以多元培養興趣,有機會的話朝去日本唸書的目標前進,就算之後沒有打球,至少早已出國生活,開眼界長見識,對於未來從事其他發展也不無幫助。
可洛現在同樣像海綿般一直在吸收新知,他眼前有一個最好的榜樣,就是父親張泰山,泰山從小沒有父親可以學習,他的道路是自主摸索出來的,也因此他很用心給孩子好榜樣,希望可洛、可妮的心中會留下爸爸在球場上奮戰不懈的身影,而泰山「勇於承認不知道」,「術業有專攻,聖人無常師」、「活到老學到老」,這些從年輕到老都奉為圭臬、讓他持續精進的核心精神,不只值得泰山的兒女傳承,更值得我們學習。
泰山是個直率、正直、敢作敢為的男子漢,他自知最大的缺點就是處世不夠圓滑,這樣的人在台灣的職場很容易出狀況,真話並不好聽,但總得有人要說,如果人人都想著獨善其身,說話先保護自己的利益,那說出來的話難免經過包裝、潤飾、失真,最後失去良好的立意初衷,他敢說出口的話,從不怕人寫和議論,大丈夫敢作敢為,自問話語出口初衷是為了讓環境更好,那就問心無愧,至於別人要如何解讀和議論,對於泰山而言,已是雲淡風輕之事。
未來,終有一日泰山會卸下現役球員身分,被問到退休以後的新人生目標,他認為自己還是會持續耕耘棒球種子,朝向棒球教練之路邁進,但當泰山退休之時,傾向先休息一陣子,出國充電,充實進修自己,等到學養又進階到下個階段時,他才會正式執教鞭任教職,這位以萬物為師的台灣棒球活傳奇,從不錯過任何學習成長的機會,這樣的精神與身教,也會像過去徐生明總教練帶給張泰山的影響一樣,再次傳承給新世代的棒球種子,養成更多的傳奇。
圖片授權:專業運動攝影師何俊輝 、 法蘭克 、作者自行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