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主義或團隊至上

常聽表現好的球星受訪時說:「個人成績不重要、球隊戰績至上」;當球隊戰績低靡,球迷檢討球員「只會刷個人數據,不重視團隊」的批評聲浪亦不絕於耳。「團隊利益凌駕英雄主義是球隊邁向成功的坦途」似乎是不變的真理,但所有團體運動真能一概而論嗎?

棒球與其他團隊球類運動(如足、籃球)相比一直是個特立獨行的存在,除了出局制影響比賽時間就與其他球類的限時制大相逕庭外,另一差異點在於場上不需分享球權,不像足、籃球那樣需以爭搶、分享球權方式進行比賽;棒球每次投打對決都是獨立的,即使隊上強打雲集,也無須擔心會如籃球場上有獨王、球霸的出現瓜分隊友表現、造成團隊紛爭,棒球打線從首棒到九棒每個人都會取得打席,每個人該想的都是自求表現,只要打線上每個選手的個人成績好,團隊成績就不會差,這就是棒球比賽運行的邏輯。

簡言之,看似團隊,棒球實則更重視個人成績,就本質來說棒球場上的個人英雄主義和團隊成績並不互斥。

棒球團隊成績是堆疊每次投打對決的結果,在推進壘包或製造出局數的過程也與其他球類一樣需要團隊合作,但卻相對能容納更多好萊塢式的英雄主義;但最弔詭的是,這項擁有百餘年歷史的運動中,行為保守和觀念封閉的程度遠超過足球與籃球,棒球員臨場的情緒反應與肢體語言被要求不能過大,不然在對手、教練甚至球迷眼中就是異類,在場上可能招致對手報復、在休息室將被視為破壞和諧的害蟲,百餘年故舊習氣落實為球隊治軍風格及球場上的潛規則,到了網路時代,還能成為批判球員的唇槍舌劍。

但團隊至上重於英雄主義的傳統觀念,除了影響選手表現,更進一步深化到球賽觀賞層面;如「壘上有跑者時不強求安打,盡可能把球帶進來打到右半邊,沒有安打也能推進跑者」的觀念讓選手習慣以碰球為優先,具備長打潛力的打者不再全力揮擊,成為制式推進作戰的工具,比賽長打數量大幅降低,減少球賽的可看性;球迷論壇中常見的「某人只想揮大棒求表現,三振率超高」,然則全力揮擊後的三振不過是一種出局方式,實則求取長打對球隊助益更大,追求個人成績的同時更是在幫助球隊取勝。

近年棒球統計學上也提供進階數據佐證選手個人表現對於球隊勝利的重要性,例如勝場貢獻值(Wins Above Replacement,WAR),就是計算一名球員能比替補級選手為球隊多帶來多少勝場,這是經過大聯盟認證,能客觀衡量選手個人表現實質轉化為多少團隊戰力的重要指標。

而作為棒球最高殿堂,大聯盟近年為提升年輕世代的觀賽意願,除縮時政策外,更強調讓選手勇於追求成績、表現自我,不要再受過去陳腐習氣所束縛。

正如大聯盟官方以小葛瑞菲(Ken Griffey Jr.)為主角拍攝的「Let The Kids Play」形象廣告上,宣告將甩棒、撕衣、繞壘大動作慶祝視為邪魔外道的年代已然遠去;隨後的2.0版更讓現役球星大發豪語,暢談自己新賽季要尋求更多全壘打、年度MVP等個人成績和獎項,突破禁錮、銳意革新的企圖心顯而易見,大聯盟是以行銷手法潛移默化,將故舊傳統對於英雄主義的束縛逐年解套。

因此可見如教士隊小塔帝士(Fernando Tatis Jr.)全壘打繞壘時顯眼的慶祝動作,在以往對手和自家教練眼中近似挑釁或愛現的動作已不再引人側目,而是配合職業運動演出的大秀,誠如大聯盟形象廣告口號:「Let The Kids Play、Make it Major」,我們必須迎接棒球文化的劇烈轉變,職業運動正該展現激情、盡其在我,才能吸引更多年輕世代的觀賽目光。

原文首發於:《職業棒球雜誌 》2021.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