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編對運動產業的增益

2019年,味全龍再度重組球隊,成為中華職棒擴編計畫下的第五支球隊,並於2021年於中職一軍粉墨登場。

在聯盟打破既往四隊格局後,原先球隊中因年齡、傷勢或同守位隊友強力卡位導致欠缺上場空間、甚至瀕臨失業的選手們,例如曾陶鎔、陳品捷、林旺衛、石翔宇、林威廷、陳明軒、羅華韋、劉時豪還有後來的林智勝,都在擴編增隊以後多了延續職棒第二春甚至是第三春的舞台機會。

另一方面,在新球隊成立以後,球團職缺因應而生,除一、二軍登錄球員60人外,還有二軍隨隊可陪練陪打的員額,以及球團總體後勤團隊,如教練團、球團行政、管理、翻譯、球探和球員發展部門、科技分析和數據研究部、營銷面則有行銷、業務、票務、商品和食品和財會部,此外,因應比賽需求,還有運動傷害防護員、心理諮商師、場地維護組等等,場邊應援團則有吉祥物、應援團長、啦啦隊女孩等各司其職,僅是一支新球隊的成立,球團保守估計就會產生約120個正職工作機會。

此外,新球隊要完善運作依靠的不僅僅是自身的正職人員,還有球隊外部合作單位,如公關、活動公司、視覺設計和商品、裝備生產工廠,及為服務新增職棒選手相應而生的運動經紀業,還有增隊後獲得轉播權的電視台、網路轉播平台,也會有新主播和球評需求,化繁為簡一句話—「新球隊誕生代表著產業活絡生生不息」。

除職缺增益和活絡周邊產業外,職棒新擴編更代表著棒球運動發展的正向積極意義,過去四隊的聯盟規格向來被形容為「職棒窄門」,雖然職業運動本就是金字塔尖端,但是在台灣的從業機會更是少之又少,這對於投入棒球運動的學童及選擇進入職棒產業的從業人口而言,一直都有競爭過於殘酷的疑慮。

很多年輕選手為搶進職棒耗費青春歲月苦練,學齡期間幾乎沒碰書本;好不容易進入職棒,卻發現在四隊格局下僧多粥少,能上場的空間趨近於零,而比自己更努力的天才俯拾即是,別說上場證明自己,有些選手甚至連登上一軍的機會都沒有,進入職棒不足三年年資就黯然離場者如過江之鯽,而他們離開職棒後能在社會球隊發展的員額也極其有限,這些除打打球外沒有專業技能的年輕人,離開職棒後的道路也並非坦途。

正因過去十年有上述的產業負循環,在職棒曇花一現最後鎩羽而歸的案例,自然成為家長拿來阻止小孩加入棒球隊的理由,畢竟客觀現實擺在那裡,職棒若是隊伍數少,需要的球員數當然也少,想要擠進金字塔尖端的難度更高,而即使能夠成功圓夢,那個舞台也將會是殘酷無比的修羅場,天下父母心,希望孩子一路順遂的家長,反對學童打棒球自然也成為人之常情的正常趨勢。

但是在中華職棒順利擴編增隊以後,這個僵局會被打破,過去擠破頭也上不了一軍的新秀如今多了更多發展空間,本來待退的老將則有了再次證明自己價值並傳承經驗的舞台,而在前東家灰心失意的教練,也更有機會接到新球隊的職缺邀約;更別說在棒球產業鏈上所增益的多元工作機會,在在都增加了台灣人才願意積極投入棒球運動和相關產業發展的誘因。擴編增隊的價值核心,就是促進產業的正向循環,味全龍已經示範了一次,期待中職在第六隊台鋼的正式加盟以後,能夠再次活絡市場,吸引更多人才投入職棒產業,讓這個職業運動更為欣欣向榮。

原文首發於:《職業棒球雜誌 》2022.09月號